通過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能夠抗旱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AM1,可以幫助植物鎖住葉面水分、減少蒸發(fā)。
據(jù)*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院士朱健康研究員介紹,正如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受到激素的調控一樣,植物的生根、發(fā)芽、分枝、成熟、落葉等生長過程,也受到多種植物激素的調控。
“脫落酸”是zui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廣泛存在于植物體內,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各個階段。在缺水的情況下,植物體內的“脫落酸”水平迅速升高,通過控制植物葉子上的氣孔關閉,減少水分蒸發(fā),從而起到抗旱的作用。因此“脫落酸”也被稱為“抗旱激素”。
在我國的農業(yè)生產中,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日趨突出。如果像噴灑農藥一樣,在植物表面噴灑“脫落酸”,無疑可以幫助植物鎖住水分,減少葉面失水率,從而達到節(jié)水的作用。不過,長期以來,由于人工合成“脫落酸”的成本很高,且非常不穩(wěn)定,嚴重制約了其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解析“脫落酸”的工作原理,是朱健康多年來從事植物抗逆生理研究的科學目標之一。2009年,他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合作,成功解析了“脫落酸”受體蛋白的結構。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采取了“迂回戰(zhàn)術”,繞過很難人工合成的“脫落酸”,將“脫落酸”受體蛋白作為主要研究目標。借助于模式植物擬南芥的“脫落酸”受體蛋白,通過分子對接、虛擬篩選等方法,從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庫中,成功篩選得到“脫落酸”受體的激動劑AM1。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我們通過人工合成的AM1與‘脫落酸’受體蛋白相互作用,就可以仿制‘脫落酸’的工作原理,從而同樣能起到抗旱的效果。”朱健康說,“通過大規(guī)模的化合物篩選,可以使我們得到穩(wěn)定、、生產流程簡單的‘脫落酸’替代物AM1,今后在農業(yè)生產中,像噴灑農藥一樣噴灑AM1*可以實現(xiàn)。”
學術期刊《細胞研究》9日在線發(fā)表了這一研究相關論文。業(yè)內專家認為,與傳統(tǒng)的育種、轉基因技術改良作物、以提供作物抗旱性能的方法相比,給農作物噴灑AM1可以更加靈活,且不影響產量。在意外遭受干旱的農作物產區(qū),可以通過在短期內持續(xù)噴施提高作物的存活率,在旱季結束后即可停止施用,具有應用潛力和市場價值。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