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德國雜志《明鏡》8月9日報道稱,食品中含有色素、香精、防腐劑等令人反感的添加劑。為了不嚇跑消費者,廠商們通常采用一些技巧來將這些添加劑隱藏在他們的產(chǎn)品中。
報道稱,餐點、奶油制品、速食湯、一年四季都新鮮的水果、還有價格便宜的各種食品,這些離不開添加劑。自從有食物商品開始,食物就被染色、調味和調制了。例如超市里的面包,乳化劑增加了面團的體積,使它適用于揉面機;磷酸鹽確定面包孔隙的半徑;面包表皮或被漂白,或被染成棕色;為了讓面包聞起來很新鮮,還需要添加香精。如果人們認真去了解,其中一些添加物著實讓人倒胃口,比如木屑制造了酸奶的味道,爆炸物使香腸變紅,激素讓果蔬保持新鮮。
這些物質都必須通過位于意大利帕爾馬的歐洲食品*的批準才可以添加。廠商需事先向*提交研究報告,證明這些添加物在什么劑量下一個成年人可以承受。報道稱,目前歐洲食品*已經(jīng)批準了約320種添加劑,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E編碼添加劑。
某些添加劑是有毒的,它只能添加到個別食品或者只能添加一定劑量,比如用于傳統(tǒng)波蘿伏洛干酪的防腐劑六次甲基四胺(E239)和添加于魚子醬的硼酸。給果醬、布丁、芥末等染色的染料“日落黃FCF”(E110),雖可廣泛使用,但必須注明“它會損壞兒童的活動能力和注意力”。
由于消費者喜歡易保存、顏色鮮艷并且價格低廉的食品,但排斥E編碼添加劑,為此廠商們就發(fā)明了各種偽裝技巧。他們盡可能讓成分表中的添加劑聽起來很自然,即使事實并非如此,用食品行業(yè)中的行話來說就是“清潔標簽”。如此一來,在包裝上的配料表里通常找不到那些不受歡迎的添加劑,它們或是被代替,或是不需要申報。這樣的技巧有很多,比如,如果添加劑在生產(chǎn)中被過濾了,就可以不用說明。這種技巧使用涉及上千種化學物質,包括酒精、防腐劑或者消毒劑。另一種技巧是,用一種不被歐洲食品*列為添加劑并且聽起來像安全的家用調味品一樣的物質比如“酵母”或者“番茄汁”。下面舉幾個廣告承諾,看看它們背后隱藏著什么:
無防腐劑
在一個社會里,人們不自己種植或者加工食品,那么食物就需要防腐。隨著時代的變遷,防腐的技術也在不斷的變化。比如,冷消毒劑二甲基二碳酸鹽(E242)可對裝在塑料瓶中飲料進行冷消毒。廠商常在蘋果混合飲料或者冰茶中添加這種物質。這種物質很快就會分解并且殺死飲料中的微生物,但也產(chǎn)生了其它物質。據(jù)報道,其中一種化學產(chǎn)物是早就被禁止的。
還有一種辦法是,其中一種添加物本身經(jīng)過防腐處理,然后將這種添加物添加到食物中,如此來回避申報的義務。此外,還有一種物質,它具有防腐效果,但是沒有被食品列為防腐劑,比如在標簽上可以表明為:抗氧化劑、酸化劑、乙酸、水果和香料提取物、芥末、醋、糖或者迷迭香提取物,而這些物質多在實驗室中被改良成防腐劑。
香精
無論是華夫餅干、威士忌可樂,還是西瓜的味道,幾乎都可以用化學物質來仿造。香精模仿水果的味道妝點菜肴,或者保證始終如一的口味,無需擔心水果的收成,而且節(jié)省了很多成本。據(jù)德國添加劑博物館計算,100千克酸奶需要用價值31.5歐元的新鮮覆盆子來調味,而用“天然香精”則只需3.75歐元。事實上,*的覆盆子收成都無法滿足一次其百分之五的需求。酸奶中的覆盆子味道如何實現(xiàn)?很簡單,從雪松木刨花中制取。將雪松木刨花與水、酒精和其他添加物一起烹煮,味道聞起來就像覆盆子。在此,木材無疑是天然的,所以香味也是“天然的”。
德國消費者中心的一項調查表明,70%注明僅含“天然香精”的產(chǎn)品,香氣都是這樣模擬出來的。“天然的”桃子或者椰子香味可以從真菌培養(yǎng)中獲取,其他味道也可以從細菌或者酶中獲取。在歐盟,添加這些東西原則上是被允許的,但很多有機農業(yè)協(xié)會自愿放棄這項權利。
無色素
作為食品的化妝品,色素粉飾食品儲存后的變色,以此偽裝高質量。它使螃蟹呈橘色,使酸黃瓜變綠,使奶酪變黃,使橄欖原料變黑。事實上,眼睛也在享用食物,這一點被廠商們利用了。我們的身體通過食物的色香味來滿足對食物的需求,并通過它們來辨別食物的新鮮程度,然而卻被人工色素誤導了。
德國消費者中心調查了標榜不含有“色素”的食品,發(fā)現(xiàn)其中60%的食品有染色,比如青椒提取物,聲明作為調味品,事實上添加前已被去除其原有味道??傊咛崛∥锒疾槐粯俗R為色素,即使櫻桃酸奶中的甜菜根汁僅用做染色。
無增味劑
*,俗稱“味精”,是zui有名的增味劑。即使包裝上注明“無添加增味劑”或者“無添加*”,食品中也的確含有*。據(jù)德國消費者中心調查,90%如此標榜的食品是這樣的。在配料表中寫著一些聽起來無害的添加劑如酵母或番茄提取物、大豆蛋白、香料和奶粉制品。這些成分本來就含有*,它們或多或少在實驗室中復雜制成并去除其原本味道,將其添加到食品中,只為了增強zui終產(chǎn)品的味道。嚴格意義上講,它們不屬于“添加劑”范疇,所謂不需要說明。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