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xiāng)村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tǒng)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本污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污水通過機械格柵攔污后的污水直接進入調節(jié)池,設置調節(jié)池的目的調節(jié)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為防止懸浮物在調節(jié)池內沉淀,在調節(jié)池底布有穿孔曝氣管,采用間隙曝氣。
成套小型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連續(xù)循環(huán)曝氣系統(tǒng)(CCAS)
CCAS工藝的*結構和運行模式使其在工藝上具有*的優(yōu)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于*理想混合狀態(tài),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理想沉淀狀態(tài),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我公司有一批專業(yè)研發(fā)團隊與培訓講師,對所有售后安裝人員進行專業(yè)的培訓.
本工程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是經(jīng)濟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xiàn)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調節(jié)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tài),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xù)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yǎng)化污染。經(jīng)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
綜合廢水處理系統(tǒng)由廢水收集單元、自動調節(jié)單元、預處理單元、自動加藥單元、混凝氣浮攪拌單元、絮凝助凝沉淀單元等技術工藝組成,形成一個完整的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系統(tǒng)。系統(tǒng)運行采用PLC可編程控制系統(tǒng)和人機界面操作系統(tǒng)、遠程監(jiān)控及操作系統(tǒng),按照PLC控制器設定好的程序和PH自控儀表設定的參數(shù)進行全自動運行,多級自動在線監(jiān)測。 針對不同廢水的成分和濃度,控制系統(tǒng)自動進行計算然后按比例進行自動投放藥品,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確保處理效果,同時節(jié)省藥品耗量,無須專人值守。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針對不同實驗室產(chǎn)生的有機、無機、生物類廢水成分和濃度采用不同的處理技術和工藝進行綜合處理,可有效去除實驗室綜合廢水中的COD、BOD、SS、色度、病毒、有機溶劑和重金屬離子等,經(jīng)過處理后實驗室綜合廢水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綜合廢水處理設備是目前國內技術優(yōu)秀、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簡便且無需專人值守的一套專門用于國內各行業(yè)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的設備,深受用戶的好評,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環(huán)境監(jiān)測、產(chǎn)品檢驗、食品藥品檢驗、出入境檢驗檢疫、疾控中心、地礦測試中心、分析測試中心、水資源監(jiān)測、糧油質檢、石油化工、畜牧、農(nóng)產(chǎn)品檢測、醫(yī)療機構、中心血站、企業(yè)等行業(yè)實驗室、化驗室廢水處理。
廢水處理設備
二、綜合廢水處理系統(tǒng)功能特點
1、實用性廣:可適應各類實驗室的廢水處理;
2、專li技術:采用多項*的專li技術對綜合廢水進行多程處理凈化,*達到排放標準;
3、自動化程度高:*集中控制,人機界面友好,操作簡單,全自動運行,無須專人值守; 4、自動保護功能:漏水或漏電自動保護功能、高低壓自動保護功能、無廢水保護功能、各處理單元液位保護功能、電氣設備超負荷保護功能、電氣線路過載保護功能;
5、定時自動清洗功能:系統(tǒng)定時對需要清洗的部件進行自動清洗,部件使用壽命更長;
6、運行成本低:系統(tǒng)功率小,耗能低;運行穩(wěn)定,故障少,維護成本低;耗材使用壽命長,耗材成本低;按比例自動投藥,藥品耗量少;無須專人值守,免專人管理費用等;
7、環(huán)境友好:系統(tǒng)選用復式*電機和防腐泵,噪音低;全程采用密閉式處理,無異味,無泄漏,不會產(chǎn)生廢渣、廢水、廢氣等二次對環(huán)境的污染;
8、智能集成化:通過“一站式”一體化設計,占地面積小,處理速度快、安裝移動方便、真正做到工程設備化,外形美觀,不需要挖多個處理池
9、PLC可編程序智能控制系統(tǒng)及人機界面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控制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完成電氣和儀表部分的自動控制與監(jiān)控,LCD液晶顯示中文顯示、開機時設備電控系統(tǒng)自動檢測,全自動處理廢水、針對不同廢水的成分和濃度,控制系統(tǒng)自動進行計算然后按比例進行自動投放藥品,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詳細功能如下: 1)、設備的各項操作都能通過自動監(jiān)控和手動切換操作來實現(xiàn),如設備的啟停、沖洗、排污等功能; 2)、顯示各單元運行狀態(tài),如水箱水位、水質不合格時自動報警及回流處理并跟蹤記錄、水泵運行狀況、儀器儀表運行狀況等; 3)、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tài)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功能; 4)、系統(tǒng)可自動提示用戶主機相關部件更換以及其它系統(tǒng)內部自檢信息; 5)、控制系統(tǒng)同一界面顯示所有監(jiān)控參數(shù),泵、閥、儀器儀表等工作狀態(tài)一目了然;在手動模式下可以在對單個泵、閥進行控制,無論采用自動控制還是手動控制,均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相關運行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鎖控制,并互不干涉; 8、定時開關機功能:設備可以根據(jù)客戶的情況設定早上自動開機時間和晚上自動關機時間,時間設定后,設備每天早上自動定時開機,晚上自動定時關機,免去操作人員每天早上和晚上去設備處理間開機和關機;
10、遠程監(jiān)控及操作功能(選配):客戶只需要在辦公室或中控室通過微機或中控機里安裝的遠程控制軟件對廢水處理間里的廢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遠程監(jiān)控、運行操作和遠程管理,時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運行狀態(tài)。它是正規(guī)合法的軟件,不會被殺毒軟件當作病毒查殺,不會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免費的遠程控制軟件。
三、綜合廢水處理系統(tǒng)軟件管理性能要求 1、模塊多元化管理:系統(tǒng)可提供廢水收集及調節(jié)、廢水預處理、加藥攪拌調節(jié)、混凝沉淀、沉降分離、泥水分離、污泥干化、水質監(jiān)測等?;刂乒芾?。 2、報警保護管理:缺水/停電保護、溫度超高/超低保護、水質不合格保護、部件失效報警、系統(tǒng)超壓保護、電氣線路過載保護、儀器儀表超負荷保護。 3、參數(shù)設定管理:時鐘和語言設定功能,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設置系統(tǒng)運行參數(shù),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tài)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或者依據(jù)某種條件啟動采樣分析流程,采樣時間設定等。 4、程序運行管理:系統(tǒng)除了具備自動控制也可以在手動模式下上對單個泵、閥等部件進行控制和操作,無論采用自動控制還是手動控制,均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相關運行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并互不干涉。 5、數(shù)據(jù)顯示管理:數(shù)字化液晶顯示各單元運行狀態(tài),如動畫式流程圖或以表格、柱狀圖或趨勢圖形式顯示各個處理單元液位、流量、水壓、溫度、電壓、電流、防腐提升泵、儀器儀表、監(jiān)測設備等部件的實時運行數(shù)據(jù)、歷史數(shù)據(jù)、報警數(shù)據(jù)、運行狀態(tài)、運轉率統(tǒng)計、排量 6、超標設定管理:設定允許排放參數(shù)數(shù)據(jù)報警限值,如排放參數(shù)數(shù)值超過設定限值,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主機操作主界面會自動報警并顯示超標參數(shù),系統(tǒng)啟動限制排放程序,同時啟動超標廢水進行回流處理程序,并跟蹤記錄,直到處理達標后才會自動排放; 7、系統(tǒng)權限管理:權限用戶可通過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管理”模塊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基礎信息數(shù)據(jù)的管理、訪問和編輯等監(jiān)控和操作; 8、參數(shù)設定管理:時鐘和語言設定功能,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設置系統(tǒng)運行參數(shù),設有停水、停電、過載等非正常狀態(tài)自動保護、故障自動報警及處理或者依據(jù)某種條件啟動采樣分析流程,采樣時間設定等。
風機安裝、試運轉注意事項
(一)安裝
1.搬運風機時請?zhí)貏e注意安全,要避免風機受到碰傷和沖擊。且不能把風機立起來搬運,以防止?jié)櫥蛷挠拖鋬鹊钩鰜怼?nbsp;
2.風機房應留有通風口并安裝換氣扇,通風口要設在上下兩處便于空氣對流,以防止機房內溫度過高影響風機正常運行。
3.機房內壁周圍裝有消音材料以降低噪音。
4.風機應水平安裝。
5.配氣管徑不應小于風機排風口徑,并注意管內清潔。送氣管應安裝在水面以上,以防止管內進水造成啟動時壓力過大。
6.接管時注意不要把止回閥擰倒(止回閥凸起部份應朝上)。
7.請正確接配電線并注意電機轉向與風機旋轉方向標記*。
8.采用兩臺風機交替運行時,應避免在短時間內頻繁交換啟動風機,希望一臺風機的連續(xù)運行時間不低于24小時。
(二)試運轉
1.檢查油箱內的機油是否達到標準。(油標尺上有刻度線標記)
2.起動風機前請拿下進器口濾清器,往主機內倒入30ml左右機油,使機油均勻分布于主機內部。(用手轉幾圈)
3.檢查V型皮帶的松緊度是否合適,如太松請調整。
4.檢查安全閥是否設定在壓力位置。如工作壓力為0.3kgf/cm2,安全閥開啟壓力為0.33kgf/cm2。在試運行時,可手動調整排氣閥升壓到開啟壓力,調整安全閥使之恰好開啟。(該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1倍)
5.接通電源啟動風機,請注意下列各項:
a.風機的轉向是否與轉向標記指示方向*,如不*要立即停機調整電機接線。
b.觀察壓力表有無壓力指示。(污水處理槽內必須裝滿水后才能運行風機,否則風機排氣口無壓力,則風機沒有潤滑。)
c.觀察滴油嘴有無有無機油滴出(12~15滴/分鐘),并觀察通明回油管內是否有機油流動。
6.檢查電機及風機各部運轉是否正常,溫度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聲音。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O級生物處理池
設置目的: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同時也使污水中的 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使污水得以凈化。
設計特點: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tǒng)等部分組成。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擴散,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增加了氧利用率,填料成籠式安裝,拆卸、檢修方便。在復合生化反應池內同時存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該池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復合接觸氧化法(同時回流部分污泥)特點。池中填料采用立體網(wǎng)裝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不結團堵塞。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池中微生物濃度,提高對污染的去除能力,為同時硝化與反硝化提供了條件,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能夠脫氮除磷。微生物附著在纖微載體填料上并在曝氣池內一定空間內擺動,曝氣氣泡的沖刷剪切作用促進生物膜的更新?lián)Q代,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活性,在曝氣池中加入生物膜載體,為世代長的硝化菌提供了良好的附著場所和生存條件,因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xiàn)硝化,同時生物膜由外到內依次形成了好氧—缺氧——厭氧的生物環(huán)境,隨著固著生物膜微生物的增加能夠減少系統(tǒng)對二沉降池的依賴,進而提高生物反應器的運行穩(wěn)定性。同時在填料下部密集布置曝氣裝置,運行曝氣時能夠形成橫向旋流和縱向推流的復合水力流態(tài),有效地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減少了短現(xiàn)象,強化了處理效果。
該池分二級,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 施,使整體設計更趨合理化。
主要技術內容
1、基本原理
(1)預處理系統(tǒng):包括格柵、污水提升泵、曝氣沉砂池及初沉池等,污水經(jīng)過處理后,靠自然水位差流入曝氣生物濾池。
(2)多級曝氣生物濾池:各級曝氣生物濾池和不同層面生物載體接觸的廢水水質不同,形成的微生物群體組成不盡相同,每個層面都生長著適合于流到該層廢水水質的微生物菌群。
(3)后處理系統(tǒng):高效氣浮代替了傳統(tǒng)的二沉池,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池貯存,經(jīng)消化后,入帶式壓濾機或渦螺離心機處理,泥餅外運或作農(nóng)肥。
2技術關鍵
(1)用多級曝氣生物濾池代替普通生物池:曝氣生物濾池采用強制曝氣,供氧充足,曝氣生物池的容積負荷可達2~10kgCOD/m3.d,單位容積的處理能力是普通生物濾池的10倍左右。曝氣生物濾池添加的SNP填料比表面積高達500~900m2/m3,單位容積內可供生物附著生長的面積是普通濾池的十幾倍??紫堵矢哌_92%~95%,惰性成分只占4%~8%的池容,有效空間更多。
(2)投加不同濾料,使得單元填料中同時具有厭氧、缺氧和好氧區(qū),有利于食物鏈的形成,并能在曝氣條件下,同時具有脫氮、除磷和去除有機物的功能。
(3)用氣浮池代替?zhèn)鹘y(tǒng)水處理工藝中的沉淀池,可以大大提高曝氣生物濾池老化和脫落的生物膜及懸浮物的去除率,可減少水力停留時間,減少構筑物占地面積,減少土建投資,氣浮法同沉淀法相比占地面積僅為其1/8~1/2,池容積僅為1/8~1/4。排出的浮渣含水率大大降低,污泥體積僅為其1/10~1/2,便于污泥的進一步處理和處置,又節(jié)約了處理費用。
2)預反應區(qū)為水力緩沖區(qū),大小與高峰流量有關,若在非曝氣階段,不進水可將其省去[1]。
3)主反應區(qū)在可變容積*混合反應條件下運行,完成含碳有機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的去除。運行時通過控制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緩慢上升到2.5mg/L來保證硝化、反硝化以及磷吸收的同步進行[3]。
a.硝化反硝化。同步反硝化意味著在不專門為硝酸鹽的去除設混合裝置或正常缺氧混合程序的條件下,硝化與反硝化同時在同一反應器發(fā)生[4]。通常認為在系統(tǒng)中,氮去除機制與在微生物絮體內由于受擴散限制引起的溶解氧(DO))的濃度梯度有關,這樣硝化菌存在于高溶解氧區(qū)或正氧化還原點位(OPR),相反反硝化菌在溶解氧降低區(qū)或負氧化還原點位(OPR)下活性十足[5]。CAST工藝運行中控制供氧強度以及混合液溶解氧的濃度使其從0逐漸上升到2.5mg/L左右,這樣使活性污泥絮體的外周保持一個好氧環(huán)境進行硝化,由于氧在活性污泥絮體內的傳遞受到限制,而具有較高濃度梯度的硝酸鹽則能較好地滲透到絮體內部有效地進行反硝化。另外,該工藝曝氣與非曝氣交替進行,從而使泥水混合液通過主反應區(qū),順序經(jīng)過缺氧-好氧-厭氧環(huán)境,尤其在非曝氣階段0.5h-1.0h內污泥層以胞內在生物選擇高負荷下儲存或吸收的碳為碳源,進行反硝化,在污泥沉淀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技術特點
? 工藝成熟、性能可靠,能夠滿足出水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 根據(jù)具體水質情況及要求,模數(shù)化設計、調整有關參數(shù),更有針對性;
? 根據(jù)不同工藝要求,選擇不同類型的生物濾池單元;
? 設置生物膜反沖洗及剩余污泥自動移送系統(tǒng);
? 根據(jù)水量負荷變化,自動調整節(jié)能曝氣模式,綠色低碳;
? 設置流量調整槽或調整部,增強設備耐負荷沖擊能力;
? 設置氣提循環(huán)、計量移送等自動回流系統(tǒng);
? 采用一點一策進出水口管底模式,確保污水進出流暢;
? 設置實用的格柵系統(tǒng),對污水中浮渣或沉渣進行有效管控。
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NH3-N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
廢水中存在著有機氮、NH3-N、NOx--N等形式的氮,而其中以NH3-N和有機氮為主要形式。在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氮被異養(yǎng)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成NH3-N,而后經(jīng)硝化過程轉化變?yōu)镹Ox--N,后通過反硝化作用使NOx--N轉化成N2,而逸入大氣。
由此可見,進行生物脫氮可分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個步驟。由于氨化反應速度很快,在一般廢水處理設施中均能完成,故生物脫氮的關鍵在于硝化和反硝化。
氨化作用是指將有機氮化合物轉化為NH3-N的過程,也稱為礦化作用。參與氨化作用的細菌稱為氨化細菌。在自然界中,它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好氧性的熒光假單胞菌和靈桿菌、兼性的變形桿菌和厭氧的腐爛梭菌等。在好氧條件下,主要有兩種降解方式,一是氧化酶催化下的氧化脫氨。
魯盛環(huán)保水處理全國的、世界的,我們只做污水設備,做強、做大、做精。
公司涉及的污水性質:生活污水、污水、洗滌污水、餐飲污水、屠宰污水、養(yǎng)殖污水、化工污水、各種工業(yè)廢水等等。 1 與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相比,A/O工藝結合浸沒式MBR處理技術固液分離效率高,無須二級沉淀池,設備簡單,構筑物占有空間小,自動控制穩(wěn)定,耐負荷沖擊能力強,污泥產(chǎn)量少,出水水質穩(wěn)定等。
2 工藝技術路線
廢水首先經(jīng)過細篩網(wǎng)隔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雜物后流入調節(jié)池,均衡水質水量,然后用泵打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流入MBR處理池,MBR處理池設計為A/O處理系統(tǒng):在前段,進水與后段的回流水充分混和進行生物反硝化脫氮,在后段進行生物降解和硝化,同時加堿補充氨氮硝化所消耗的堿度,處理后水直接排放。工藝流程見圖1。
3 結果分析與討論
該工程施工安裝歷時2個月,于2000年3月投入活性污泥正式開始工藝調試。通過3個月的調試及6個月的穩(wěn)定運行,測得進入廢水處理站的平均水質與設計水質基本相符,即CODcr=9100 mg/L,BOD5=3788 mg/L,SS=4490 mg/L,NH3-N=450 mg/L。出水水質于達到DB 31/199-1997一級標準。根據(jù)出水水質,調試階段基本共分為5個階段進行,調試過程表1,出水水質結果見圖2。
階段II:調試至第23天進行*次取樣,出水CODcr小于100 mg/L,但進出MBR池的NH3-N濃度相同,出水pH高于進水,且有大量的泡沫產(chǎn)生。結果表明微生物經(jīng)22 d馴化后,繁殖速率較高的異養(yǎng)菌增殖迅速,世代時間較長的硝化菌尚未形成優(yōu)勢菌種。由于氨氮濃度高,廢水呈堿性而產(chǎn)生大量泡沫。
階段III:第46天取樣時,發(fā)現(xiàn)CODcr又出現(xiàn)回升趨勢(約300 mg/L),而NH3-N濃度明顯下降,出水pH低于進水;在接下來近40 d的調試期間,出水的CODcr穩(wěn)定在250 mg/L左右,NH3-N穩(wěn)定在50 mg/L左右,pH小于6。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從硝化過程機理分析得到解釋。
根據(jù)硝化過程機理,硝化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串級反應,即:
由反應(1)可知,廢水中1 mol NH4+在溶解氧和亞菌的作用下,即可產(chǎn)生2 mol H+和1 mol的NO2—。當調試進入階段III時,廢水中的NH3-N濃度下降,pH降低,說明硝化過程反應(1)已開始進行,即廢水中的亞菌和菌開始生成。由于菌的產(chǎn)率約為亞菌的1/2至1/3[1],加上在酸性環(huán)境下(pH=6.0~7.2),反應(1)的反應速度大于反應(2),從而使硝化過程中的串級反應(2)的反應速度較小,廢水中H+濃度和NO2—濃度累積。因此,廢水在進入調式階段III時,廢水中的pH始終較小,出水中的NO2—濃度較高。這與第77天的MBR出水中NO2—高達123 mg/L的分析結果十分吻合。
畜禽廢水主要有糞便、尿液定期沖洗的“混合系統(tǒng)”和干糞人工鏟除、尿液畜禽棚定期沖洗的“干濕分開系統(tǒng)”等兩種,其特性是有機物、懸浮物和氨氮污染物濃度高,生化性能好,處理難度前者遠遠大于后者,若不進行處理直接排放,必將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對該類廢水,目前常見的處理工藝是“厭氧預處理+好氧處理”,但該工藝處理后排放廢水難以達到國家或當?shù)丨h(huán)保標準。本文針對某“干濕分離系統(tǒng)”養(yǎng)豬場排放的高濃度廢水(廢水水量20 m3/d,CODcr=9100 mg/L,BOD5=3788 mg/L,SS=4490 mg/L,NH3-N=450 mg/L),吸收傳統(tǒng)的“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成果,采用*的浸沒式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
為了提高環(huán)境pH,促進硝化反應,在調試進入第79天時,向廢水中投加NaOH,但實際投加量遠大于理論加堿量(理論加堿量=硝化所需堿度 — 進水堿度)。這于MBR池較大和NH4+的緩沖作用有關。所以加堿量逐日提高(350~550 g/t廢水),至第87天出水pH才有明顯上升趨勢。
在階段III的初期,泡沫仍較多,池內活性污泥隨泡沫溢出。當進入第50天時,開始投加消泡劑(約1.5~2.0 g/L),污泥濃度開始增加,廢水中泡沫大大減少。
階段IV:該階段持續(xù)時間約10 d,主要特征是pH保持在7以上,NH3-N < 5 mg/L;由于廢水中pH控制較差,出水中CODcr雖有明顯下降,但仍稍為超標。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對高氨氮、高CODcr污染物廢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系統(tǒng)的自動化程度將直接對出水產(chǎn)生重大影響。
階段V:調試開進入第100天,加藥系統(tǒng)、自動控制和反饋系統(tǒng)*正常,MBR出水全部達到DB 31/199-1997一級標準。此時,硝化系統(tǒng)已完善,加堿量逐日減少(230~140 g/t廢水),泡沫產(chǎn)生大量減少,系統(tǒng)不需添加消泡劑。
采用膜分離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在國內進行的試驗及工程性試驗較多[3,4],但實際工程項目很少。本文采用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脫氮A/O工藝,將浸沒式MBR裝置O級生化池處理畜牧廢水這種含高有機物、高氨氮的廢水,在國內尚屬。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采用膜法處理廢水的投資與普通生化法基本相當,但出水水質穩(wěn)定、污泥量小、占地面積緊湊,運行和管理簡單。
由于出水pH較低,反應(1)得到抑制,使出水NH3-N基本保持在50 mg/L左右。眾所都知,NO2—屬還原性物質,理論上1 mg/L NO2--N將產(chǎn)生1.141 mg/L CODcr[1],為證實NO2—對出水CODcr的貢獻,在實驗室采用測定BOD5預處理的方法將NO2—影響消除,測得CODcr <100 mg/L。該結果表明,階段III出水CODcr穩(wěn)定在250 mg/L左右主要是由NO2—累積引起。實驗室利用該養(yǎng)豬場的污泥和出水進行小試,發(fā)現(xiàn)如果控制pH > 7.5,則出水NH3-N < 5 mg/L,而NO2—濃度不變。這也說明階段III的菌濃度由于受廢水中酸環(huán)境和菌生成速率的制約,尚未達到需要濃度。因此,在進入階段III時,廢水的pH始終小于6,出水的CODcr穩(wěn)定在250 mg/L。
臭氧在業(yè)的應用
醫(yī)院一般分為綜合性醫(yī)院和傳染病醫(yī)院兩大類。醫(yī)院污水就其污染物的種類及濃度與城市糞便污水相近,但并不**。因為除一般污染物外,醫(yī)院污水中還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藥物、消、診斷用劑、洗滌劑等。
醫(yī)院污水主要源于各種病房,特別是各種傳染病房、手術室、洗衣房所排污水,除含有大量病源微生物,寄生蟲卵如蛔蟲卵及各種病毒如病毒、肺結核菌和痢疾菌等外,還含有大量污染物,其中有機物質占污染總量的60%左右,不溶解物質約占總量的40%。由于大量不容物質如肌肉組織等沉淀時,將比重較大的蠕蟲及其卵、大量細菌等一起沉淀在污泥中。
近年來,中廣泛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如,這些用具常用水沖洗,因此,沖洗污水中會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另外,有的醫(yī)院還設有附屬制藥廠,其排水中含有酸堿等有害物質,由此可見,醫(yī)院污水須經(jīng)過消毒、脫污等方可排入江河中。
2.2、處理工藝選擇
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是根據(jù)處理對象而確定的,其處理對象有懸浮物、飄浮物、有機物、放射性同位素、病菌、病毒、酸堿等。其中危害較大的是病原體,茲分述如后。
(1)懸浮物及飄浮物
一般均在病房出口處設置化糞池。污水進入化糞池后,其中比重較大的污染物在池中沉淀分離,發(fā)酵消化。在沉降過程中也夾雜一些病毒病菌隨之沉降,故污泥也應作相應處理。化糞池出水仍會攜帶一部分漂浮物和機械雜質進入消毒池,這將影響消的殺菌效果,因此,污水進入消毒池前應得到充分沉淀和簡單的過濾。
(2)有機污染物
醫(yī)院污水的有機物一般小于城市污水,BOD5多在100毫克/升左右。可以利用水體本身的自凈能力將其消化。但如果直接排入要求較高的地表水體、風景區(qū)等時,則對其有機物要進行處理,一般多采用生物處理法。
(4)寄生蟲
寄生蟲卵來源于糞便中,其比重大于糞便污水(約1.02-1.04),故可通過沉淀將其從污水中分離。一般用蛔蟲卵作為寄生蟲的死亡標準,即當蛔蟲卵死亡時,便認為其它蟲卵均已死亡?;紫x卵在外界可活1-5年,但在發(fā)酵環(huán)境中,生命期則大大縮短。在堆積的糞便中,夏天能活7天,冬天能活21天。常采用的化糞池,污泥清掏周期在三個月以上,寄生蟲卵*可以在池中沉淀,在發(fā)酵環(huán)境中殺滅。
(5)病毒
病毒是一種遠比細菌小的物體,他們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必須在一定的活細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在人類的傳染病中80%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一般來說耐冷不耐熱(但病毒對熱、干燥和冰凍均有一定抵抗力,如甲型耐熱56℃,1小時以上;乙型耐熱60℃,4小時以上),不過所病毒對高溫煮沸和強氧化劑都很敏感,因此可投一定濃度的氯使其滅活。
(6)傳染病菌
傳染病菌的種類很多,但其活動規(guī)律則大同小異,一般在PH值5-9.6范圍內生存,當PH值超出此范圍病菌即死亡。在清水中能活一個多月,但在糞便污水中生活時間較短。這是因為:a.糞便污水中含有自身分解生成的氨,可起殺菌作用;b.大便分解還能產(chǎn)生某些滅菌素使細菌滅活。另外大部分病菌(除破傷風為厭氧菌外)都是好氧的。利用這一特性,如將水池加蓋密封,一方面由于有機物分解消耗大量氧,另一方面因池子密封補氧困難,導致污水中溶解氧減少,致使好氧病菌在缺氧下自行消滅。
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原子核自發(fā)蛻變產(chǎn)生射線,它的存在使污水具有放射性污染,無法人為的改變污水中放射性物質的強度和性能。因此只有用稀釋或濃縮的辦法來降低或避免其危害。對于這種污水可根據(jù)放射性物質的種類、半衰期長短來決定其處理方法。對于半衰期短的元素,采用儲存的方法或用稀釋方法進行處理;對于半衰期長的放射性物質可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法處理,將其先從污水中分離出來。根據(jù)調查,目前一般醫(yī)院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系半衰期較短者,而且污水量較少,故通常采用儲存法處理。
目前全國幾乎所有城市中都采用集中式污水處理方式。然而,污水集中處理強烈依賴于排水收集管網(wǎng)系統(tǒng),且投資大運行成本高,對于大部分小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地區(qū)并不適合。為此,不少學者和業(yè)內人士反思集中式污水處理這種末端處理在回收污水中資源與能源方面存在的不足,繼而將研發(fā)和應用的方向轉向對廢水的就地處理、源頭控制、就地回用,各種分散式處理技術及小型化設備應運而生。
厭氧無動力技術 具有低造價、低運行費、能回收利用能源等優(yōu)點。 厭氧水解不充分時,有機物去除率低,對懸浮物、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差。
MBR 耐沖擊負荷高、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wěn)定、易操作管理、剩余污泥量少,占地空間小。 獨立的MBR工藝對氮磷去除率高,一般需要與其他工藝組合以強化處理效果。
速分生物處理技術 處理程度高,出水水質好,啟動快,速分生化球使用壽命長、污泥量少、無異味、可模塊化建設。 除磷效果差。
生態(tài)處理技術 投資少,建設、運營成本低,污水處理系統(tǒng)組合多樣性、具有綠化環(huán)境的功能。 占地面積大,受氣候影響及季節(jié)影響嚴重,氨氮處理效果一般,容易產(chǎn)生淤泥及飽和現(xiàn)象,容易產(chǎn)生各種揮發(fā)性氣體溢出。
3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研究現(xiàn)狀
由于現(xiàn)在居民的住戶越來越趨于片區(qū)化, 因此要求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安裝、操作與維護必須簡單, 且要運行穩(wěn)定可靠, 不需要專業(yè)人員管理。這就需要設計出工業(yè)流水線來生產(chǎn)成品式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合續(xù)環(huán)境有學者認為,當前, 發(fā)展集預處理、二級處理與深度處理于一體的小型污水凈化設備, 已經(jīng)成為國內外污水分散處理技術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美麗鄉(xiāng)村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tǒng)
1.技術的用途和功能。
生活污水組合凈化技術是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實用和有效的污水處理技術,適用于近期無力修建污水處理廠的農(nóng)村。生活污水包括廚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滌用水和沖洗廁所用水,其特點有三:一是沖洗廁所的水中含有糞便,是多種疾病的傳染源;二是生活污水濃度低;三是生活污水可降解性較好,適用于厭氧硝化制取沼氣。生活污水組合凈化技術是根據(jù)生活污水的上述特點,把沼氣池、沉淀過濾、人工濕地等處理技術融于一體而設計的處理裝置。
2.主要構筑物和工作原理。
生活污水凈化技術由格柵、沉砂池、沼氣池、沉淀池、人工濕地組成。
糞便經(jīng)格柵去除粗大固體后,再經(jīng)沉沙池進入沼氣池,在這里糞便進行沼氣發(fā)酵,發(fā)酵后排除部分剩余污泥,再與新進入的糞便混合進行沼氣發(fā)酵。清夜則溢流入沉淀池,在這里與糞便以外的其他生活污水混合,沉淀后的污水進入人工濕地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3.工藝參數(shù)。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設計依據(jù)每天所處理的污水量,污水量按100L/(人/日)左右計算,其中沖洗廁所用水量按20~30L/(人/日)計算,其他生活污水量為70~80L/(人?日)。污水滯留期為2~3天,污泥清掏周期為150天。
總的來說,農(nóng)村城市化發(fā)展迅速,而農(nóng)村水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已對農(nóng)村地區(qū)的水體、土地等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嚴重影響。為建立和諧新農(nóng)村,保障農(nóng)村生活質量提高,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必須重視農(nóng)村水源安全。所以我們應該要重視農(nóng)村污水的治理。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用膜組件代替了傳統(tǒng)活性污泥工藝中的二沉池,可進行高效的固液分離,克服了傳統(tǒng)工藝中出水水質不夠穩(wěn)定、污泥容易膨脹等不足。具有過程密閉、杜絕二次污染、水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優(yōu)異、保障消毒效果、自動化程度高、占地少等特點。但是目前膜生物反應器運行費用較高且存在膜污染等技術問題,限制了膜生物反應器的推廣。隨著膜制造技術的進步及國產(chǎn)化,膜質量的提高和膜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相關的工程經(jīng)驗的積累,MBR 的投資與運行費用也會隨之大幅度降低,因此膜生物反應器在廢水的回用處理領域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是替代傳統(tǒng)廢水回用技術的有力競爭者。
水處理工藝技術管理
①工藝條件的確定 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chǎn)后,根據(jù)有關的設計文件、設備技術資料編制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規(guī)程、崗位操作規(guī)程、安全規(guī)程、設備維護檢修規(guī)程及檢驗規(guī)程(又稱五項規(guī)程),確定污水處理各工序的工藝條件,對各工藝控制參數(shù)作出具體規(guī)定進行試運行的管理。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并通過不斷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yōu)化調整,摸索出的工藝條件和工藝控制參數(shù)作為管理標準,對各項規(guī)程進行修正并作為*技術文件執(zhí)行。
②工藝條件的執(zhí)行 污水處理在正常運行中必須按各項規(guī)程中所規(guī)定的工藝控制參數(shù)執(zhí)行,污水處理中出現(xiàn)異常時按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異?,F(xiàn)象處理辦法進行處理。任何人無權隨意變更正常的工藝條件。根據(jù)污水處理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崗位工藝記錄和臺帳,作為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優(yōu)化調整的原始資料。
③工藝條件的變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按程序對原工藝條件進行變更:水處理的設備、構筑物發(fā)生變化;外界條件變化,要求工藝條件相應改變;進水水質或出水指標發(fā)生變化;水處理劑品種改變;安全生產(chǎn)需要增減的控制項目;采用優(yōu)化試驗確定的工藝條件。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控制參數(shù)變更,都需經(jīng)技術管理部門審定,批準并下達工藝參數(shù)變更通知單后即行生效。
所有崗位工藝記錄、臺帳和工藝參數(shù)變更通知單都應作為原始資料存檔備查。
安全生產(chǎn)事故的預防
污水處理中常見事故和危害包括:
1、污水處理過程主要消耗是電,配置的電器設備多,如不注意安全用電可能會出現(xiàn)觸電事故。
2、污泥消化過程產(chǎn)生的大量沼氣,如不采取預防措施,極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3、污水池、檢查井內容易產(chǎn)生和積累有毒有害氣體,清理污水池、下井清淤一定要有防范措施,否則,造成中毒乃至死亡的事故時有發(fā)生。
4、未按操作規(guī)定和設備檢修程序而進行生產(chǎn)巡查、設備檢修時,易發(fā)生設備、人身事故。
5、污水處理工作者因*接觸污水、污泥等污染物,應注意衛(wèi)生措施,污染物中的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卵都有可能產(chǎn)生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6、機械設備的運轉,產(chǎn)生大量的噪聲污染,應采取防噪減震措施,盡可能降低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小區(qū)生活廢水的中水回用系統(tǒng),通過設置的雨水回收池和生活用水沉淀池,能夠對雨水或生活用水進行收集、凈化在利用,通過設置的雨水收集管道,可以和小區(qū)的雨水丟棄管道相連接,進行雨水的收集,經(jīng)過沙土沉淀和一號過濾池的過濾后,排入到主蓄水池內進行雨水的在利用,通過設置的生活污水進入管道,能夠將生活用水排入到生活用水沉淀池內,通過化學處理后,將水流排入到二號過濾池進行過濾,過濾后進入到高溫殺菌池進行殺菌,殺菌完成后,排入到主蓄水池進行儲存,供小區(qū)的綠化或道路清洗使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大大的節(jié)約了水資源。
格柵:采用人工格柵,格柵井規(guī)格為內設不銹鋼格柵一道,柵距10mm。沉淀調節(jié)池:采用上流式曝氣生物濾池,地上矩形砼體構造,工藝尺寸,池體總容積2218m3。采用穿孔管布水布氣,氣水比為4:1,容積負荷為3kgBOD5/m3#d。選用粒徑為(3~6)mm的陶粒濾料,填料層高4m,有效容積16m3。反沖洗方式為氣水聯(lián)合反沖洗方式,反沖氣流速為30m/s,反沖洗水流速為25m/s,反沖洗周期為(2~3)d。接觸消毒池:采用折板式接觸消毒池,接觸時間1.5h,二氧化氯投加量為20g/h。主要設備包括污水泵、污泥泵、羅茨風機和電解法二氧化氯發(fā)生器。4 調試運行曝氣生物濾池的啟動采用接種啟動的方式。經(jīng)過淘洗后的好氧活性污泥與原污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泵入曝氣生物濾池,連續(xù)小氣量曝氣3d,然后逐步增加進水量和曝氣量,在一個月內水量由10m3/逐步增加到200m3/d,同時每天觀察出水狀況,及時調整進水量。在進水量200m3/d、并且由原來的間斷運行改為連續(xù)運行、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tài)之后,經(jīng)過一周的穩(wěn)定運行,設施的有機物脫除率已達到設計要求。曝氣生物濾池進入正常運轉后,啟動二氧化氯設備的調試。一周后調試結束,系統(tǒng)進入正常運轉狀態(tài)。
由于我國村鎮(zhèn)地域范圍廣且分散,社會組織結構、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和生活水平與生活習慣等千差萬別,這不僅決定了村鎮(zhèn)生活污水的來源、水質、水量的多樣性,而且決定了其處理工藝選擇、工程建設與投資、運行管理的模式等方面的復雜性。因此,如何控制與治理我國農(nóng)村生活污水問題,是需要不斷實踐探索與探討的過程。
閘門與閥門的使用及保養(yǎng)
a.閘門與閥門的潤滑部位以螺桿、減速機構的齒輪及蝸輪蝸桿為主,這些部位應每三個月加注一次潤滑脂,以保證轉動靈活和防止生銹。有些閘或閥的螺桿是裸露的,應每年至少一次將裸露的螺桿清洗干凈涂以新的潤滑脂。有些內螺旋式的閘門,其螺桿*與污水接觸,應經(jīng)常將附著的污物清理干凈后涂以耐水沖刷的潤滑脂。
b.在使用電動閘或閥時,應注意手輪是否脫開,板桿是否在電動的位置上。如果不注意脫開,在啟動電機時一旦保護裝置失效,手柄可能高速轉動傷害操作者。
c.在手動開閉閘或閥時應注意,一般用力不要超過15kg,如果感到很費勁就說明閥桿有銹死、卡死或者閘桿彎曲等故障,此時如加大臂力就可能損壞閥桿,應在排除故障后再轉動;當閘門閉合后應將閘門手柄反轉一二轉,這有利于閘門再次啟動。
d.電動閘與閥的轉矩限制機構,不僅起過扭矩保護作用,當行程控制機構在操作過程中失靈時,還起備用停車的保護作用。其動作扭矩是可調的,應將其隨時調整到說明書給定的扭矩范圍之內。有少數(shù)閘閥是靠轉矩限制機構來控制閘板或閥板壓力的,如一些活瓣式閘門、錐形泥閥等等,如調節(jié)轉矩太小,則關閉不嚴;反之則會損壞連桿,更應格外注意轉矩的調節(jié)
e.應將閘和閥的開度指示器指針調整到正確的位置,調整時首先關閉閘門或閥門,將指針調零后再逐漸打開;當閘門或閥門*打開時,指針應剛好指到全開的位置。正確的指示有利于操作者掌握情況,也有助于發(fā)現(xiàn)故障,例如當指針未指到全開位置而馬達停轉,就應判斷這個閥門可能卡死。 f.*閉合的污水閥門,有時在閥門附近形成一個死區(qū),其內會有泥沙沉積,這些泥沙會對蝶閥的開合形成阻力。如果開閥的時候發(fā)現(xiàn)阻力增大,不要硬開,應反復做開合動作,以促使水將沉積物沖走、在阻力減小后再打開閥門。同時如發(fā)現(xiàn)閥門附近有經(jīng)常積砂的情況,應時常將閥門開啟幾分鐘,以利于排除積砂;同樣對于*不啟閉的閘門與閥門,也應定期運轉一兩次,以防止銹死或者淤死。
氣浮的基本原理
1、帶氣絮粒的上浮和氣浮表 面負荷的關系
粘附氣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時,在宏觀上將受到重力G浮力F等外力的影響。帶氣絮粒上浮 時的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導出,上浮速度取決于水和帶氣絮粒的密度差,帶氣絮粒的直徑(或特征直徑)以及水的溫度、流態(tài)。如果帶帶氣絮粒中氣泡所占比例越 大則帶氣絮粒的密度就越??;而其特征直徑則相應增大,兩者的這種變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高。
然而實際水流中;帶氣絮粒 大小不一,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斷變化,同時在氣浮中外力還發(fā)生變化,從而氣泡形成體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斷變化。具體上浮速度可按照實驗測定。 根據(jù)測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確 定氣浮的表面負荷。而上浮速度的確定須根據(jù)出水的要求確定。
2、水中絮粒向氣泡粘附
如前所述,氣浮處理法對水 中污染物的主要分離對象,大體有兩種類型即混凝反應的絮凝體和顆粒單體。氣浮過程中氣泡對混凝絮體和顆粒單體的結合可以有三種方式,即氣泡頂托,氣泡裹攜 和氣粒吸附。顯然,它們之間的裹攜和粘附力的強弱,即氣、粒(包括絮廢體)結合的牢固程度與否,不僅與顆粒、絮凝體的形狀有關,更重要的受水、氣、粒三相 界面性質的影響。水中活性劑的含量,水中的硬度,懸浮物的濃度,都和氣泡的粘浮強度有著密切的。氣浮運行的好壞和此有根本的關聯(lián)。在實際應用中質須調 整水質。
3.水中氣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氣泡的大小和強度取決 于空氣釋放時各種用途條件和水的表面張力大小。(表面張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表面層相互接觸部分的一對力,它的作用方向總是與液面相切。)
(1)氣泡半徑越小,泡內所受附 加壓強越大,泡內空氣分子對氣泡膜的碰撞機率也越多、越劇烈。因此要獲得穩(wěn)定的微細泡,氣泡膜強度要保證。
(2)氣泡小,浮速快,對水體的 擾動小,不會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氣泡和絮粒碰撞機率。但并非氣泡越細越好,氣泡過細影響上浮速度,因而氣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價。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 性劑,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系數(shù),加強氣泡膜牢度,r也變小。
(3)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無機鹽,可使氣泡膜牢度削弱,而使氣泡容易破裂或并大。
工作原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為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物質(即ss),溶解性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溶解性物質,污水處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劑和絮凝劑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機物轉達化為非溶解性物質,再將全部或大部分非溶解性物質(即ss)去除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氣浮的方法。
經(jīng)加藥反應后的污水進入氣浮的混合區(qū),與釋放后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后進入氣浮區(qū)。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層的清水經(jīng)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做溶氣使用,剩余清水通過溢流口流出。氣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后排出。
注意事項及日常維護
1、溶氣罐上壓力表讀數(shù)不得超過0.6MPa
2、清水泵、空壓機、刮沫機要定期加油潤滑劑,一般空壓機二個月加一次油,半年換一次油。
3、進入氣浮機的污水必須加藥,否則效果不理想。
4、定期檢查溶氣罐上安全閥是否工作可靠。
5、釋放器發(fā)生堵塞時,可打開抽真空閥,使釋放器舌片打開,用清水使其自行清洗,將堵塞物沖洗,然后關閉此閥,該閥門一般只需打開10-20秒。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要求
1、現(xiàn)場安裝流程:定位放線—開挖基坑—基礎處理—安放生化池—注水穩(wěn)定—管道連接—覆土回填—分層夯實—檢查驗收;
2、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具體安裝位置和埋設深度以及進出水管連接等,應由設計人員確定;
3、污水處理設備地基承載力不得低于50KN/m2,否則需對地基另行處理;
4、地下水十分豐富的情況下,埋設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時應另作滲水處理
5、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埋設坑底部必須保持水平,并且無尖銳巖石或突起,底部鋪設300cm厚砂墊層;
6、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過程中嚴禁使用堅硬的器物敲擊或撬移,以免造成生化池表面損傷或變形;
7、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后,由頂部檢修孔同時均勻向生化池內注入清水,注滿為止;待污水處理設施沉降穩(wěn)定后連接進出水管道;
8、回填土時,盡量選擇均勻土質的土,避免將較大的石塊或尖銳物體用作回填;
9、回填完成后,檢修孔露出窨井底部5cm,窨井蓋板需露出地面5cm;
10、當?shù)芈袷缴钗鬯幚碓O備安裝在車行道或停車場下時,生化池上面必須采用c30以上鋼筋混泥土路面,且厚度不得少于20cm,具體方案視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
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yǎng)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chǎn)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yǎng)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huán),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氣水比15:1。
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一部分流入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
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自流進入消毒池,用固體氯片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氣提裝置,一部分提升至*池,進行內循環(huán);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內的污泥定期采用糞車外運作農(nóng)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