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晶間腐蝕測試
晶間腐蝕,是指在某些環(huán)境中,晶界的溶解速度遠大于晶粒本身的溶解速度時,會產(chǎn)生沿晶界進行的選擇性局部腐蝕,稱為晶間腐蝕。受熱 (如敏化處理)、受力(冷加工形變)而引起晶界組織結構的不均勻變化,對晶間腐蝕也有很大影響。 絕大多數(shù)金屬和合金是多晶體,在它們的表面上也顯露出許多晶界。晶界是原子排列較為疏松、紊亂的區(qū)域,容易產(chǎn)生雜質原子富集、晶界吸附、第二相的沉淀析出等現(xiàn)象、;因此存在著顯著的化學、物理不均勻性。在腐蝕介質中金屬和合金的晶界的溶解速度和晶粒本身的溶解速度是不同的。在某些環(huán)境中,晶界的溶解速度遠大于晶粒本身的溶解速度時,會產(chǎn)生沿晶界進行的選擇性局部腐蝕,稱為晶間腐蝕、。受熱 (如敏化處理)、受力(冷加工形變)而引起晶界組織結構的不均勻變化,對晶間腐蝕也有很大影響
不銹鋼晶間腐蝕測試
在特定介質條件下檢驗金屬材料晶間腐蝕敏感性的加速金屬腐蝕試驗方法,目的是了解材料的化學成分、熱處理和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屬的腐蝕電位處在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特定區(qū)間的各種試驗溶液,利用金屬的晶粒和晶界在該電位區(qū)間腐蝕電流的顯著差異加速顯示晶間腐蝕。
(1)晶間腐蝕檢驗的試樣是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的,可以根據(jù)國標要求進行加工,因為試樣尺寸有要求,所以建議在加工試樣時就可以將試樣加工到需要要求,而不用自己再去用砂紙打磨;
(2)晶間腐蝕后有通常有兩種方法檢測,一種是彎曲法,也就是對折法,就是試樣進行晶間腐蝕檢驗后在彎曲試驗機上進行彎曲180°,用放大鏡觀察彎曲表面,根據(jù)表面是夠有裂紋來判斷是否有晶間腐蝕發(fā)生,另一種是金相法,根據(jù)晶間腐蝕后試樣進行磨拋+化學腐蝕,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腐蝕深度,通過晶間腐蝕深度來判斷是否發(fā)生晶間腐蝕;其實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有經(jīng)驗的師傅還可以通過聽聲法來判斷,這個主觀影響較大,不建議使用。
(3)金相試樣橫向和縱向都是允許的,因為是判斷試樣腐蝕的深度,所以橫向還是縱向影響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