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源葉標準品網>>技術文章>>芽孢桿菌微生物學診斷
1、標本采集
按不同病型采取標本,動物尸體僅能割尾、耳或舌尖。一般常取水泡、膿皰內容物、焦痂、咯痰、糞及血液、腦脊液等。 檢驗時必須注意:
(1)病料鏡檢時一般有莢膜,如無莢膜則分離培養(yǎng)后接種實驗動物再進行形態(tài)檢查。
(2)注意與類似的細菌鑒別,如蠟狀芽胞桿菌等。
(3)對疑似炭疽死亡的家畜嚴禁剖檢,因其血液不凝,血濺流地面,血中細菌遇空氣即生成芽胞,芽胞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造成該地區(qū)長期的疫源。如必須檢驗時,只可取獸耳或尾,密封送檢,死獸焚毀或深埋。 2. 細菌學檢查
(1)鏡檢:大桿菌,兩端平截,竹節(jié)狀 (2)分離培養(yǎng):用普通瓊脂或血瓊脂
(3)純培養(yǎng): 鏡檢、串珠試驗、生化試驗
(4)動物試驗:將檢驗材料制成懸液或純培養(yǎng)物給小鼠注射,24-36h小鼠死于敗血癥。 3. 血清學檢查 抗原檢測
(1)Ascoli沉淀反應
將病獸皮革或尸體組織切碎,加水煮沸過濾,取濾液滴加于小管內的免疫血清,室溫或37℃放置10min,如見兩液接觸面出現白色沉淀環(huán)即為陽性,表明濾液中有該菌的多糖抗原。此法可對*尸體及皮革進行追補診斷,但特異性不高,可出現假陽性。
(2)間接血凝試驗 (3)協同凝集試驗 (4)串珠熒光抗體檢查 (5)瓊脂擴散試驗 抗體檢查:比較恢復期和急性期血清特異性抗體升高情況,確診或流行病學調查。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