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 |
3000m3/h |
加工定制 |
是 |
品牌 |
天環(huán)凈化 |
顏色 |
綠色 |
常熟小型實驗室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酸洗劑采用鹽酸時,會生成大量的Cl-。廢水在處理過程中Cl-要想除去存在較大困難。若將回用水作為漂洗水使用,Cl-會重新生成,并隨著酸洗后的金屬制品重新進入廢水中,由此將Cl-的濃度不斷增加,這樣的過程被稱為積累效應。
常熟小型實驗室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工業(yè)生產中產生的酸洗廢水,排水集水井中,在酸水泵初次處理下,對廢水進行提升,在石灰石固定濾床的作用下,進行中和反應,促使廢水在石灰石作用下,將PH值穩(wěn)定在4.5之間。隨后經處理后的廢水排入隔油調節(jié)池中,實現對酸洗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調節(jié)。在隔油調節(jié)池的作用下除去浮油。隨后將除去浮油的酸洗廢水排入耐腐蝕化工泵中,進行中和反應。將廢水PH值設定在8.6左右,促使廢水中的Fe2+與Fe3+和OH-反應生成Fe(OH)2和Fe(OH)3,并子啊攪拌作用下,防止生成物沉淀下來。然后在將處理后的廢水排入中間水池,經緩沖作用后依靠潛污泵提升,流入固液膜分離器中。在固液膜處理器的作用下促使固體顆粒在濾膜作用下被截留,經濾膜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下個處理單元。當固體顆粒積累到一定量時,利用以秒計的脈沖行反沖處理。一個過濾周期的定義為濾膜表面上的污泥被清除干凈。分離器中的污泥稍作停留之后排入污泥池內。將處理后的廢水利用重力作用流入回收池中,從而完成了酸洗廢水的整個處理流程。并將其處理后的廢水一部分用于工業(yè)生產中,一部分用來配制石灰乳,還有一部分將其達標后排放。
1.3固液分離膜處理技術相關設計單元
固液分離膜處理技術主要構筑物有集水井、石灰石固定濾床、隔油調節(jié)池、序批式中和反應池、中間水池、回用水池以及污泥池。此外主要處理設備為耐酸泵、自吸酸洗泵、潛污泵、酸回調泵、離心泵、螺桿泵、回用水供水系統(tǒng)??諌簷C、羅茨鼓風機、輸送機、離心機以及絮凝劑投配裝置等。
2、處理設備運行效果
該企業(yè)在固液分離膜技術工程竣工以來,各設備均正常運行。其中外排廢水中的pH值、COD、SS、TP等指標均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的標準。其中污水中具體成分分析如下。
2.1 出水水質分析
(1)總鐵:本次工程項目中,58~232mg/L為進水總鐵濃度的波動范圍,0.4mg/L以下為出水總鐵濃度穩(wěn)定范圍。造成以上結果的原因為固液膜高效的分離性質。固液膜組建在膨化技術作用下,可以確保固液分離膜孔徑的均勻。從而保障細小顆粒不能透過分離膜。促使Fe(OH)2和Fe(OH)3沉淀物在固液分離膜的表面截留,將其全部除去。
(2)COD:COD的變化與總鐵變化情況呈現相似的特征,分析其變化沒有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因為還原性亞鐵離子在廢水中大量出現,其測定COD時還原生成了重鉻酸跟。因此可以這樣認為COD的除去就是亞鐵離子的去除過程。
(3)TP:金屬制品在加工作過程中的磷化程序是TP的主要生成來源。TP進入廢水系統(tǒng)中要是通過磷化槽溢流、產品挾帶。該工程中Zn2+和磷酸根為磷化液的主要成分。生產工藝與廢水中TP含量有重要關系,在生產工藝不確定性的影響下,促使廢水中的TP濃度也呈現不確定性的特征。因而沒有找到TP處理的規(guī)律性。該該企業(yè)項目進行分析,發(fā)現廢水經二級中和/固液分離膜技術處理后,出水TP<0.1mg/L,TP除去率可以達到99%以上。可以達到較好的TP處理效果。
2.2 回用水質分析
常熟小型實驗室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2.2.1 氯離子濃度在回收水質中積累的影響
酸洗劑采用鹽酸時,會生成大量的Cl-。廢水在處理過程中Cl-要想除去存在較大困難。若將回用水作為漂洗水使用,Cl-會重新生成,并隨著酸洗后的金屬制品重新進入廢水中,由此將Cl-的濃度不斷增加,這樣的過程被稱為積累效應。作為活化陰離子的Cl-,可以在金屬表面缺陷處吸附。點蝕點位達到時,電場強度的位置在表面膜的薄弱部分,會溶解金屬表面微區(qū),出現點蝕核心。氯離子在陽極極化條件下,會促使金屬發(fā)生孔蝕問題。此外,金屬表面蝕孔問題的可以伴隨氯離子濃度的上升,促使孔蝕電位下降,加深孔蝕問題的程度。分析其孔內酸性環(huán)境出現的原因是因為FeCl2水解造成的。針對以上問題就需要積極控制氯離子的濃度。采用固液分離技術處理酸洗廢水,可以將氯離子濃度控制在恒定水平,即使在某一時間段氯離子濃度增加的飛快,但是到達峰值時會出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出現上述變化主要的原因在于酸洗生產工藝自身的特點決定。因此再用固液分離膜技術處理污水時,需要定期更換酸液槽內的鹽酸,降低鹽酸酸度。酸液槽中的鹽酸在更換完成后,會進入正常生產程序,之后回用水中氯離子濃度會逐漸上升,并達到某個峰值,由此不斷循環(huán)。
2.2.2 CaCl2濃度在回收水質中積累的影響
該企業(yè)生產中,Fe2+、Cu2+、Zn2+等是鹽酸酸洗廢水中常見的陽離子,Cl-、PO43-等是鹽酸酸洗廢水中常見的陰離子。酸洗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PO43-會在固液分離膜技術的應用下,形成懸浮物,并將其除去。重金屬離子和PO43-的去除過程,主要是通過向廢水中加入Ca2+來實現,經過相關化學反應生成CaCl2鹽。本次研究生產中,該企業(yè)在加工金屬制品的過程中,其中有一條生產線為熱鍍錫處理工藝,該工藝主要目的是對金屬制品行熱度處理。具體操作流程為將金屬制品加熱到400℃以上,并在其表面行鍍錫處理操作。當金屬構件采用回用水來漂洗時,金屬構件的表面會殘留大量的CaCl2,當溫度達到260℃時,金屬構件表面上會生成白色多孔狀無水CaCl2。以上操作可以因為白色多孔狀無水CaCl2的存在影響之后的鍍錫處理流程,進而降低產品生產質量。當回用水比例維持在74%左右時,可以對CaCl2的濃度進行檢測,由檢測結果可以看出CaCl2和氯離子濃度變化的趨勢具有相似性,分析其原因為Ca2+為回收用水中主要陽離子。該企業(yè)在對廢水處理過程中,發(fā)現將其回用水比例控制在74%左右時,對其產品造成的影響較小。并按照1.2m3/t漂洗用水量計算,得出新增耗水量為0.37m3/t,與同行業(yè)相比存在較大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