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橋梁后張法預應力管道壓漿料壓漿劑生產廠家
有粘結的預應力筋,其管道內必須灌漿,灌漿需要設置灌漿孔 ( 或泌水孔 ) ,從經驗得出設置泌水孔道的曲線預應力管道的灌漿效果好。一般一根梁上設三個點為宜,灌漿孔宜設在低處,泌水孔可相對高些,灌漿時可使孔道內的空氣或水從泌水孔順利排出,位置可見下圖。
在波紋管安裝固定后,用鋼錐在波紋管上鑿孔,再在其上覆蓋海綿墊片與帶嘴的塑料弧形壓板,用鋼絲綁扎牢固,再將塑料管接在塑料弧形壓板的嘴上,并將其引出梁面 40 ~ 60mm 。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完成后,應立即進行孔道灌漿工作,以防銹蝕,增加結構的耐久性。
圖 灌漿孔、泌水孔設置示意
灌漿用的水泥漿,除應滿足強度和粘結力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和較小的干縮性、泌水性。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 42.5 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宜為 0.4 左右。對于空隙大的孔道可采用水泥砂漿灌漿,水泥漿及水泥砂漿的強度均不得小于 20N/mm 2 。為增加灌漿密實度和強度,可使用一定比例的膨脹劑和減水劑。減水劑和膨脹劑均應事前檢驗,不得含有導致預應力鋼材銹蝕的物質。建議拌合后的收縮率應小于 2 %,自由膨脹率不大于 5 %。灌漿前孔道應濕潤、潔凈。對于水平孔道,灌漿順序應先灌下層孔道,后灌上層孔道。對于豎直孔道,應自下而上分段灌注,每段高度視施工條件而定,下段頂部及上段底部應分別設置排氣孔和灌漿孔。灌漿壓力保持 0.5 ~ 0.6MPa 為宜。灌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并應排氣通暢。不摻外加劑的水泥漿,可采用二次灌漿法,以提高密實度??椎拦酀{前應檢查灌漿孔和泌水孔是否通暢。灌漿前孔道應用高壓水沖洗、濕潤,并用高壓風吹去積在低處的水,孔道應暢通、干凈。灌漿應先灌下層孔道,對一條孔道必須在一個灌漿口一次把整個孔道灌滿。在灌滿孔道并封閉排氣孔 ( 泌水口 ) 后,宜再繼續(xù)加壓至 0.5 ~ 0.6MPa ,稍后再封閉灌漿孔。如果遇到孔道堵塞,必須更換灌漿口,此時,必須在二灌漿口灌入整個孔道的水泥漿量,以至把一灌漿口灌入的水泥漿排出,使兩次灌入水泥漿之間的氣體排出,以保證灌漿飽滿密實。
冬期施工灌漿,要求把水泥漿的溫度提高到 2 0 ℃ 左右。并摻些減水劑,以防止水泥漿中的游離水造成凍害裂縫。
灌漿要點:
孔道灌漿是在預應力筋處于高應力狀態(tài),對其進行性保護的工序,所以應在預應力筋張拉后盡早進行孔道灌漿,孔道內水泥漿應飽滿、密實。
1) 孔道灌漿前應進行水泥漿配合比設計。
2) 嚴格控制水泥漿的稠度和泌水率,以獲得飽滿密實的灌漿效果,水泥漿的水灰比不應大于 0.45 ,攪拌后 3h 泌水不宜大于 2 %,且不應大于 3 %,應作水泥漿性能試驗,泌水應能在 24h 內全部重新被水泥漿吸收。對空隙大的孔道,也可采用砂漿灌漿,水泥漿或砂漿的抗壓強度標準值不應小于 30N/mm 2 ,當需要增加孔道灌漿密實度時,也可摻入對預應力筋無腐蝕的外加劑。
3) 灌漿前孔道應濕潤、潔凈。灌漿順序宜先從下層孔道開始。
4) 灌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能中斷,直至出漿口排出的漿體稠度與灌漿口*,灌滿孔道后,應再繼續(xù)加壓 0.5 ~ 0.6MPa ,稍后封閉灌漿孔。不摻外加劑的水泥漿,可采用二次灌漿法。封閉順序是沿灌注方向依次封閉。
5) 灌漿工作應在水泥漿初凝前完成。每個工作班留一組邊長為 70.7mm 的立方體試件,標準養(yǎng)護 28d ,作抗壓強度試驗??箟簭姸纫?6 個試件為一組組成,當一組試件中抗壓強度大值或小值與平均值相差 20 %時,應取中間 4 個試件強度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