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醫(yī)院醫(y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工藝選擇 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是根據(jù)處理對象而確定的,其處理對象有懸浮物、飄浮物、有機物、放射性同位素、病菌、病毒、酸堿等。其中危害較大的是病原體,茲分述如后。
(1)懸浮物及飄浮物 一般均在病房出口處設置化糞池。污水進入化糞池后,其中比重較大的污染物在池中沉淀分離,發(fā)酵消化。在沉降過程中也夾雜一些病毒病菌隨之沉降,故污泥也應作相應處理?;S池出水仍會攜帶一部分漂浮物和機械雜質進入消毒池,這將影響消毒劑的殺菌效果,因此,污水進入消毒池前應得到充分沉淀和簡單的過濾。
(2)有機污染物 醫(yī)療污水的有機物一般小于城市污水,BOD5多在100毫克/升左右??梢岳盟w本身的自凈能力將其消化。但如果直接排入要求較高的地表水體、風景區(qū)等時,則對其有機物要進行處理,一般多采用生物處理法。
(3)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原子核自發(fā)蛻變產生射線,它的存在使污水具有放射性污染,無法人為的改變污水中放射性物質的強度和性能。因此只有用稀釋或濃縮的辦法來降低或避免其危害。對于這種污水可根據(jù)放射性物質的種類、半衰期長短來決定其處理方法。
對于半衰期短的元素,采用儲存的方法或用稀釋方法進行處理;對于半衰期長的放射性物質可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法處理,將其先從污水中分離出來。根據(jù)調查,目前一般醫(yī)療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系半衰期較短者,而且污水量較少,故通常采用儲存法處理。
技術特點與優(yōu)勢:
投資費用低
改良型氧化溝工藝采用微孔曝氣(或大功率機械曝氣)與機械推流方式配合運行,可以使氧化溝設計有效水深達到 5.0米以上,占地面積大幅減小,投資費用大幅降低。
運行費用低
改良型氧化溝工藝采用高效曝氣方式,工藝根據(jù)進水水質地不同可調節(jié)回流污泥分配,可大幅節(jié)省設備運行費用,從而降低運行費用。
運行管理方便
改良型氧化溝工藝成熟,運行穩(wěn)定,常規(guī)管理方便。
工程待處理的污水主要成分為COD、BOD5、懸浮物(SS)、NH3-N,目前國內外對于該類污水的處理方法有物理法、生化法、光氧化法、生物法、化學氧化法[1-2]等。生物處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工藝運行較為穩(wěn)定、成熟。由于石化行業(yè)的污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往往較大,遠大于城市污水,所以都采取了強化生化處理過程的措施,增加生化處理的反應時間,降低污泥負荷。工程采用A /O 生化處理后,加一級低負荷曝氣生物濾池(BAF)終處理,保證出水COD 含量小于60 mg /L,NH3-N 含量小于15 mg /L。
小型醫(yī)院醫(y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A /O 工藝原理及特點
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后好氧池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堿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后,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脫氮效率70%~80%。但該工藝需分別設置污泥回流和內回流系統(tǒng),增加了投資和運行能耗,且大量溶解氧將隨回流進入缺氧池,影響反硝化效果。在碳源和其他因素均滿足條件下,反硝化效率受制于內回流比大小。內回流比越大反硝化效果越好,但同時內回流比相應增加運行能耗。由于A /O 工藝比較簡單,加上較高去除率,目前仍是比較普遍采用的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原理及特點曝氣生物濾池是以顆粒狀填料及生物膜為處理介質,發(fā)揮生物代謝、物理過濾、生物膜和填料顆粒的物理吸附作用,利用濾池內填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沿水流方向形成的生物鏈分級捕食作用及生物膜內部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對污染物進行降解。具有占地面積小、處理能力強、運行成本低的特點[5-8]。通過調節(jié)曝氣方式及曝氣量,曝氣生物濾池還可以實現(xiàn)同步硝化反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