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
打價格戰(zhàn),我們甘拜下風;打質(zhì)量戰(zhàn),我們橫掃千軍??!口碑扶搖直上
生物接觸氧化法即在反應器內(nèi)放置填料,以生物填料為載體經(jīng)過充氧的廢水與長滿生物膜的填料接觸,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廢水得到凈化。其工作原理和優(yōu)點如下:
(1)、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在運行初期,少量的細菌附著于填料表面,由于細菌的繁殖逐漸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條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漸增厚。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zhì)轉化為微生物細胞及CO2、H2O、H2S、N2、CH4等多種物質(zhì),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機物憑借擴散作用,為微生物所利用。當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時,氧已經(jīng)無法向生物膜內(nèi)層擴散。好氧菌死亡脫落,而兼性菌、厭氧菌在內(nèi)層開始繁殖,形成厭氧層,利用死亡的好氧菌為基質(zhì),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厭氧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在數(shù)量上開始下降,加上代謝氣體產(chǎn)物的逸出,使內(nèi)層生物膜大塊脫落。在生物膜已脫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發(fā)展起來。在接觸氧化池內(nèi),由于填料表面積較大,所以生物膜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同時存在的,使去除有機物的能力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生物膜在池內(nèi)呈立體結構,對保持穩(wěn)定的處理能力有利。
(2)、優(yōu)點:
體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節(jié)約占地面積,生物接觸氧化法的體積負荷zui高可達3?6kgBOD(m3.d),與活性污泥法比較,體積負荷可高5倍。
生物活性高、曝氣管設在填料下,不僅供氧充分。而且對生物膜起到了攪拌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其好氧速率比活性污泥法高1.8倍。
有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活性污泥濃度為2?3g/l而接觸氧化池中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單位體積內(nèi)水中和填料上的微生物濃度可達10?20g/l,由于微生物濃度高,有利于提高容積負荷。
污泥產(chǎn)量低,不需污泥回流,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接觸氧化法的體積負荷高,但污泥產(chǎn)量不僅不高,反而有所降低。由于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脫落和增長可以自動保持平衡,所以不需回流污泥,給管理帶來方便。
出水水質(zhì)好而穩(wěn)定,在進水短期內(nèi)突然變化時,出水水質(zhì)受影響很小。出水外觀清澈透明,如再加砂濾處理??勺髦兴赜?。
動力消耗低,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一般能節(jié)省動力30%。
掛膜方便,對含菌種少的廢水,掛膜時接入菌種,運行十多天生物膜就可成熟,當停電或事故不能供氣時,只要將氧化池中的水放完即可,附著在固定床的微生物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而維持生命,經(jīng)試驗,在這樣間歇一個月再重新工作,生物膜在幾天內(nèi)就可以恢復正常。 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在活性污泥中容易產(chǎn)生膨脹的菌,如絲狀菌,在接觸氧化池中不僅不產(chǎn)生膨脹,而且能充分發(fā)揮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優(yōu)點。接觸氧化池內(nèi)填料固定在水中,附著在填料上的絲狀菌有較強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具有立體結構,但沉降性能差,在曝氣池中易隨出水流出,因而不易產(chǎn)生污泥膨脹問題。
3、二沉池采用斜管沉淀池,普通沉淀池存在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懸浮物的去除率不高,一般只有40?60%;二是體積龐大、占地面積多為克服上述缺點,根據(jù)淺層沉降原理,設計出了斜管沉淀池。在容積V和池深H一定的條件下,如果增大流量Q,則沉降速度u。隨之增大,從而使沉降效率降低;反之,欲提高去除率(減少u0)則流量Q必須減少。即是說,提高沉降效率和加大處理能力二者是有矛盾的
清洗維護及注意事項
一、清洗維護
1.設備清洗
反應器的清洗:設備長時間運行后,反應器中沉淀物會增加,影響設備產(chǎn)率,應定期清洗,一般半年清洗一次。設備主機背側有排污口,可進行清洗排污。清洗時,在水射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從進氣口抽入清水,清水將隨反應器內(nèi)的液體一同被水射器抽走;也可打開安全閥,往里注入清水進行清洗,當水射器液體基本無顏色后,打開排污閥,將殘液排凈,反復幾次,直至清洗干凈為止。
原料箱的清洗:將原料從原料排污閥放盡,再關閉原料箱排污閥,吸入清水,再將清水排出,反復多次洗凈為止。吸清水的操作同吸原料的操作相同。
2.清理過濾網(wǎng)
定期清洗過濾器的過濾網(wǎng)。
3.計量泵的維護
計量泵在使用時或沖洗設備時一定要防水。原料箱加完料后檢查計量泵輸料管中是否有氣體進入,如有,應及時排掉。應經(jīng)常檢查計量泵有無泄漏,如有泄漏,應及時上緊螺栓或進行維修 (詳見計量泵說明書)。
二、注意事項
1.計量泵應注意防水。
2.設備外殼為PVC塑料,禁止碰撞擠壓避免日曬。
3.冬天應注意防凍,并采取必要的防凍措施,以免損壞設備及加藥管道,設備間應干燥、避光、通風良好。
4.打開或關閉水射器時,若投加點位置較高或有壓力時,應同時打開或關閉水射器上下兩個閥門,以免水射器承受過高壓力而損壞。
5.確保進氣管路通暢。
6.設備運行時出氣管路一定要通暢,水射器一定要正常工作,以確保設備在負壓條件下工作。(設備在負壓條件下工作的標志為——可以聽到設備內(nèi)有鼓泡聲)
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污泥的揮發(fā)性部分(即揮發(fā)性活性污泥),它約占全部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yǎng)和馴化出來的。培養(yǎng)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達到一定的污泥濃度;馴化則是對混合微生物群進行選擇和誘導,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為優(yōu)勢。
1 接種菌種
1.1 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1.2 依據(jù)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1.3 接種量的大?。簠捬跷勰嘟臃N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guī)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guī)定范圍正常啟動。
1.4 啟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zhì)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在低于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為10﹪(濃縮污泥,干污泥為8%),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xù)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xù)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
1.5 菌種來源:厭氧污泥主要來源于已有的厭氧工程,如啤酒厭氧發(fā)酵工程、農(nóng)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污泥作為好氧菌種,接種污泥且按此順序確定優(yōu)先級。
1.5.1 同類污水廠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
1.5.2 城市污水廠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
1.5.3 其它不同類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
1.5.4 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
1.5.5 糞便污泥上清液。
馴化培養(yǎng)
2.1 馴化條件
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fā)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guī)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盡量*,當條件不具備時,一般用常規(guī)生活污水作為培養(yǎng)水源,馴化時溫度不低于20℃,馴化采取連續(xù)悶曝3-7天,并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依據(jù)*實踐經(jīng)驗,按照不同的工藝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2.2 馴化方式
2.2.1 馴化條件具備后,連續(xù)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采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xiàn)場條件有所不同。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天內(nèi)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fā)酸(VFA)濃度不大于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nèi),不要產(chǎn)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2.2.2 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復雜的過程,每個過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加以調(diào)整。
2.2.3 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guī)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3 注意事項
3.1 活性污泥培菌過程中,應經(jīng)常測定進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氣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標?;钚晕勰喑醪叫纬珊?,就要進行生物相觀察,根據(jù)觀察結果對污泥培養(yǎng)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動態(tài)調(diào)控培菌過程。
3.2 活性污泥的培菌應盡可能在溫度適宜的季節(jié)進行。因為溫度適宜,微生物生長快,培菌時間短。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則應該采用接種培菌法,所需的種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3 培菌過程中,特別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過度自身氧化,特別是在夏季。有不少廠都發(fā)生過此類情況。這不僅增加了培菌時間和費用,甚至會導致污水處理系統(tǒng)無法按期投入運行。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氣量和曝氣時間是關鍵,要經(jīng)常測定池內(nèi)的溶解氧含量,及時進水以滿足微生物對營養(yǎng)的需求。若進水濃度太低,則要投加大糞等以補充營養(yǎng),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間歇曝氣。
3.4 活性污泥培菌后期,適當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于微生物進一步生長繁殖。
3.5 如曝氣池中污泥已培養(yǎng)成熟,但仍沒有廢水進入時,應停止曝氣使污泥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間歇曝氣(延長曝氣間隔時間、減少曝氣量),以盡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有條件時,應投加大糞、無毒性的有機下腳料(如食堂泔腳)等營養(yǎng)物。
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然趨勢,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的必然結果。而污水處理廠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的多少、處理效果的好壞、占地面積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與否等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污水處理廠設計時,必須做好工藝方案的比較,以確定優(yōu)秀方案。
處理廠工藝是指在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確定污水處理廠工藝的主要依據(jù)是所要達到的處理程度,而處理程度則主要取決于接受處理后污水的水體的自凈能力或處理后污水的出路。因此,各個地區(qū)、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不同,需求不同,選擇的工藝亦有所不同。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目前世界上使用多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中又有不同的模式,如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曝氣沉淀池、A B法、A O法等。當然,也有采用其它方法的如:生物膜法、物理化學法以及自然處理法、氧化塘等。每種處理工藝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特點及適應范圍,應根據(jù)當?shù)氐母鞣N不同條件和要求選擇處理形式。
微濾技術,微濾又稱微孔過濾,是以多孔膜(微孔濾膜)為過濾介質(zhì),在0.1~0.3MPa的壓力推動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礫、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隱抱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zhì)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微濾能截留0.1~1微米之間的顆粒,微濾膜允許大分子有機物和無機鹽等通過,但能阻擋住懸浮物、細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度的膠體的透過,微濾膜兩側的運行壓差(有效推動力)一般為0.7bar。屬于精密過濾,具有高效、方便及經(jīng)濟的特點。微濾的過濾原理有三種:篩分、濾餅層過濾、深層過濾。一般認為微濾的分離機理為篩分機理,膜的物理結構起決定作用。此外,吸附和電性能等因素對截留率也有影響。其有效分離范圍為0.1-10μm的粒子,操作靜壓差為0.01-0.2MPa。
微濾主要的器材是微濾膜。微濾膜、內(nèi)外導流層、濾芯端蓋、殼體及中心桿等又可組成濾芯。在工業(yè)應用中,把微濾設備與一些配套的輔助設備有機結合起來,即組裝成一個獨立的微濾系統(tǒng),如連續(xù)微濾系統(tǒng)。決定膜的分離效果的是膜的物理結構,孔的形狀和大小。微孔膜的規(guī)格有十多種,孔徑從14μm至0.025μm,膜厚120~150μm。根據(jù)微濾膜的材質(zhì)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燒結金屬(如不銹鋼)、氧化鋁、玻璃、二氧化硅等。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產(chǎn)品特點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yōu)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lián)*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zhì)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zhì)穩(wěn)定,不會產(chǎn)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chǎn)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guī)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tǒng)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tǒng)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tǒng),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1、賓館、飯店、療養(yǎng)院、醫(yī)院。
2、住宅小區(qū)、村莊、集鎮(zhèn)。
3、車站、飛機場、海港碼頭、船舶。
4、工廠、礦山、旅游點、風景區(qū)。5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yè)有機廢水。
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通過生物膜對污水進行處理和凈化,充分發(fā)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操作簡單、耐污染能力強、操作運行穩(wěn)定,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流程
1、安裝調(diào)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diào)節(jié)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2、初次使用及調(diào)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氣池內(nèi)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再向池內(nèi)曝氣24小時。
3、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diào)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方可繼續(xù)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4、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diào)整。
5、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tài),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nèi)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根據(jù)需要在消毒池內(nèi)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jīng)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jīng)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nèi)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CRI系統(tǒng)工藝流程
預沉池的功能主要是降低污水中的SS,以便提高滲池的滲濾速度,防止堵塞。污水通過滲池的過程中產(chǎn)生綜合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使污染物得以去除,其中主要是生物化學反應,使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降解而去除。地下集水系統(tǒng)的功能是收集凈化水,凈化水進入清水池貯存供回用??焖贊B濾法的主體是快速滲濾池,該系統(tǒng)由至少兩個裝填有一定厚度砂石填料濾池組成,采用干濕交替的運轉方式,通過濾池內(nèi)的好氧、厭氧及兼氧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落干期滲池大部分為好氧環(huán)境,淹水期滲池為厭氧環(huán)境,所以滲池內(nèi)經(jīng)常是好氧和厭氧相互交替,有利于微生物發(fā)揮綜合處理作用,去除有機物。就氮的去除而言,落干時產(chǎn)生銨化和硝化作用,淹水期產(chǎn)生反硝化作用,氮通過上述轉化過程而被去除;懸浮固體經(jīng)過過濾去除;重金屬經(jīng)吸附和沉淀去除;磷經(jīng)吸附和與滲池內(nèi)的特殊填料形成羥基磷酸鈣沉淀而去除;病原體經(jīng)過濾、吸附、干燥、輻射和吞噬而去除;有機物經(jīng)揮發(fā)、生物和化學降解等作用而分別被去除。
生物處理技術處理有機污水
生物處理是廢水凈化的主要工藝,主要用于處理印染、制藥等行業(yè)的有機廢水。生物處理技術采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分解有機污水中的有機物,將有毒物質(zhì)和化學超標物質(zhì)進行分解使其達到排污標準。通過生物處理技術分解有機污水,安全、經(jīng)濟、環(huán)保,無二次污染,適用范圍廣闊,是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
好氧生物膜法
好氧生物膜法是通過生物膜將有機污水中的細菌、真菌、有機生物等進行過濾處理,生物膜可以通過有機生物附著在過濾網(wǎng)或者有機生物載體上繁殖產(chǎn)生,是一種有效的有機污水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膜生物反應器特點
a)出水水質(zhì)好。生物膜法利用生物濾膜分離有機污水使污水處理的水質(zhì)更好。比傳統(tǒng)的二次沉淀的方法具有*的生物降解功能,生物濃度也較活性污泥高,可以作為生活回用水使用。通過膜生物反應器提高了有機污水的降解能力,對有機污水進行處理能夠?qū)㈦y以降解的有機物強力地降解。是有機污水處理的高效處理技術;
b)工藝參數(shù)易于控制。膜生物反應器可以將STR與HTR分離處理,通過長時間的對5111的控制,將硝化菌的硝化能力不斷聚集提高,從而增加了有機污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能力,并且通過膜的分離,將大分子的有機物進行充足時間的降解,提高有機污水的處理能力。在工藝參數(shù)方面相比傳統(tǒng)有機污水污泥處理方法更簡單、容易操作和控制;
c)設備緊湊,占地少。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有機污泥濃度較高,反應器的體積小,容積負荷大,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設備緊湊,占地少;
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原理
1、吸附作用
好氧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相互部結形成表面積較大的、濃度較高的生物膜可以大量吸附水中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使污染物濃度降低
2、攝取、分解作用
在向反應器內(nèi)不斷通空氣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可以將吸附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物質(zhì)攝人體內(nèi)進行代謝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氧化床使農(nóng)村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出水CODcr、BOD5去除率達到80%以上,可以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二級標準。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利用重力作用使接觸氧化床出水中比重大于水的懸浮污泥下沉至池底從而使之從水中去除保證較好的出水水質(zhì)
2、沉降至底部的污泥并自動返回至接觸氧化床以維持接觸氧化床的污泥濃度。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高效模塊化生物處理設備,具有運行穩(wěn)定,操作簡便,集成化高等優(yōu)點。
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jù)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zhì)利用大氣壓力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能有效的對污水中的病原體進行處理。因此超濾膜分離技術在我國各項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納濾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后期形成的納濾膜分離技術就是在保證無機鹽分離時不受電勢和化學梯度的影響,通過(實際壓力小于或等于1.5MPa)的作用將直徑大約為1納米的分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液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被廣泛應用的液膜分離技術,分為乳狀液膜和支撐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處理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第四、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原水在進入生物反應器與生物發(fā)生充分反應之后,利用循環(huán)泵,使水流經(jīng)膜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時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應器,該技術是通過把膜件與生物反應器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去污技術。
綜上所述:隨著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膜分離和膜清洗技術得到不斷的創(chuàng)新的和完善。為了提高膜水通量,深入研究系統(tǒng)的佳控制參數(shù)和影響因素,同時在膜組件的料液中加入起湍流作用的方法,使得膜水通量顯著提高。為了延長膜的使用時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無機膜進行研究。在今后的幾年當中,人們通過對大自然當中水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和對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技術的認可,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技術將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膜分離處理技術保證了水資源的可循環(huán)利用,從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指將設備全部埋在地下或半地下。其優(yōu)點包括占地面積小、噪音低、無異味、受氣候影響小、管理方便、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調(diào)試安全保證措施
1)阻止無關人員入內(nèi);
2)在溝、坑、井和其他一發(fā)生危險的構筑物旁安裝防護裝置;
3)配備合適的照明設備;
4)設立必要的安全標志;
5)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chǎn)制度;
6)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chǎn)組織機構;
7)設備必要的急救設備;
8)使用勞保服務和勞保用具;
9)所有機械設備應做到輪有罩、軸有套;
10)各類檢查并、檢查口應保證井蓋、蓋板完好。
污水處理裝置的基礎安裝、使用
1、 基礎:如設備埋于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shù)氐刭|(zhì)情況而定)。 WSZ系列設備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A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
2、安裝:在設備內(nèi)注入清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若無則箱體四周覆土,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把電控箱控制線與水泵接通,電控箱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風機所指方向相同。根據(jù)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位,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并連接好管道。
而目前,按過濾材料的性質(zhì)可將工業(yè)污水處理設備的過濾材料分為傳統(tǒng)自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纖維過濾材料等。傳統(tǒng)自然材料即石英砂、無煙煤、果殼類等。人工合成材料目前采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濾料有聚苯乙烯濾料珠、聚氯乙烯珠、聚丙烯珠等。纖維過濾則采用的是一種新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纖維束或纖維球作為過濾單元。
河南省 鄭州市:中原區(qū)、管城回族區(qū)、上街區(qū)、中牟縣、滎陽市、新鄭市、登封市、二七區(qū)、金水區(qū)、邙山區(qū)、鞏義市、新密市 開封市:龍亭區(qū)、鼓樓區(qū)、郊區(qū)、通許縣、開封縣、蘭考縣、順河回族區(qū)、南關區(qū)、杞縣、尉氏縣 洛陽市:老城區(qū)、廛河回族區(qū)、吉利區(qū)、孟津縣、欒川縣、汝陽縣、洛寧縣、偃師市、西工區(qū)、澗西區(qū)、洛龍區(qū)、新安縣、嵩縣、宜陽縣、伊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qū)、石龍區(qū)、寶豐縣、魯山縣、舞鋼市、汝州市、衛(wèi)東區(qū)、湛河區(qū)、葉縣、郟縣、林州市 焦作市:解放區(qū)、馬村區(qū)、修武縣、武陟縣、濟源市、孟州市、中站區(qū)、山陽區(qū)、博愛縣、溫縣、沁陽市 鶴壁市:鶴山區(qū)、淇濱區(qū)、淇縣、山城區(qū)、浚縣 新鄉(xiāng)市:紅旗區(qū)、獲嘉縣、延津縣、長垣縣、紅旗區(qū)、獲嘉縣、延津縣、長垣縣 安陽市:文峰區(qū)、殷都區(qū)、安陽縣、滑縣、北關區(qū)、龍安區(qū)、湯陰縣、內(nèi)黃縣 濮陽市:清豐縣、范縣、濮陽縣、南樂縣、臺前縣 許昌市:魏都區(qū)、鄢陵縣、禹州市、長葛市、許昌縣、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qū)、召陵區(qū)、臨潁縣、郾城區(qū)、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qū)、陜縣、義馬市、靈寶市、澠池縣、盧氏縣 南陽市:宛城區(qū)、南召縣、西峽縣、內(nèi)鄉(xiāng)縣、社旗縣、新野縣、鄧州市、臥龍區(qū)、方城縣、鎮(zhèn)平縣、淅川縣、唐河縣、桐柏縣 商丘市:梁園區(qū)、民權縣、寧陵縣、虞城縣、永城市、睢陽區(qū)、睢縣、柘城縣、夏邑縣 信陽市:師河區(qū)、羅山縣、新縣、固始縣、淮濱縣、息縣、平橋區(qū)、光山縣、商城縣、潢川縣 周口市:川匯區(qū)、西華縣、沈丘縣、淮陽縣、鹿邑縣、項城市、扶溝縣、商水縣、鄲城縣、太康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qū)、上蔡縣、正陽縣、泌陽縣、遂平縣、新蔡縣、西平縣、平輿縣、確山縣、汝南縣
處理設施單元說明
收集
本項目廢水水量為500L/D,本方案設置收集池,調(diào)節(jié)池內(nèi)設置液位自控系統(tǒng),當廢水量達到一定量后,污水處理系統(tǒng)自動運行,同時能夠?qū)崿F(xiàn)不同時間段不同性質(zhì)污水的自中和,減少酸堿中和藥劑的使用量。
酸堿中和系統(tǒng)
根據(jù)廢水中PH值情況,需對廢水進行酸堿中和處理。酸堿中和池內(nèi)通過pH控制儀,利用精密計量泵準確投加一定量中和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6~9之間。
絮凝沉淀系統(tǒng)
污水經(jīng)酸堿中和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處理后部分溶解物質(zhì)生成沉淀,該絮凝沉淀連同污水中原有懸浮物質(zhì)在沉淀池中實現(xiàn)泥水分離,充分實現(xiàn)泥水分離,確保懸浮物指標的達標。
曝氣強氧化和高級消毒系統(tǒng)
由于本項目污水為實驗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水,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本方案通過設置氧化池并通入臭氧殺滅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A2O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tǒng)
1、設備運抵現(xiàn)場后開箱、清點和檢查
1)設備運抵現(xiàn)場后,首先看到貨是否與設計圖中所需要的設備規(guī)格、型號相符。部件是否與設計要求的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相符。箱號、設備型號相符后方允許開箱,以免開錯。
2)開箱時應清掃頂部灰塵,防止這些灰塵散落在設備上,開箱時應使用起釘器或撬杠,不允許用錘斧亂拆,同時應注意不要碰傷設備的凸出部份和表面。
3)開箱后,把箱內(nèi)各件與裝箱單一一核對、清點。單位部件應有合格證,隨機的圖紙等技術文件。清點后做好記錄。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則
好氧處理設備
它可分成二類:一類主要是去除COD和BOD5;第二類是在去除COD和BOD5的同時,還要去除NH3—N。“農(nóng)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目前該系統(tǒng)已對寧海28個村的生活污水處置和排放情況實施遠程監(jiān)測。”
1)單級好氧處理設備
該污水處理器將一、二級處理單元組合在一個設備內(nèi)完成,節(jié)省了占地,便于施工安裝及產(chǎn)品化。產(chǎn)品分地埋式和地上式兩種。從原理講,屬于二級生物處理。調(diào)節(jié)池是混凝土池子。初沉池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0~1.5h,消毒池為0.5h,設備總停留時間為6~8h。接觸氧化池的容積負荷為1.0-11.5kgBOD5/m3·d。
2)多級好氧處理設備
采用多級好氧處理的目的是轉化NH3—N為硝態(tài)氮。其工藝流程和單級好氧一樣。多級好氧處理設備的總停留時間一般為10h左右。WSZ-30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這些設計參數(shù)和城市污水廠是很相似的。好氧處理采用接觸氧化運行管理方便,不需污泥回流,穩(wěn)定性好,具體來說,這些作用包括: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農(nóng)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研 究和推廣適合農(nóng)村的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nóng)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目前我國各地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一,大部分屬于剛開始收費階段,水平不高,收取的費用尚不夠或僅夠維持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支出。在產(chǎn)品設計方面,從1萬噸每天到100萬噸每天規(guī)模的污水污泥提升系統(tǒng)、機械過濾沉淀系統(tǒng)、曝氣處理系統(tǒng)、污泥脫水處理系統(tǒng)等國產(chǎn)設備,已相當于90 年代水平,并能夠向上述規(guī)模的污水處理廠提供成套設備。
一體化設備主體工藝采用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污泥濃度高、容積負荷大、耐沖擊能力強,處理效率高。早期設備主要采用生物轉盤,體積龐大,生物膜難控制,盤軸易損壞。目前,一體化設備逐漸發(fā)展為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工藝。尤其是生物流化床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研究方向。相比接觸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污泥濃度更高、耐沖擊能力排放更強、剩余污泥率更低,且無堵塞、混合均勻,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配置形式也較接觸氧化法更為靈活。
普通的生物流化床是在污水中投加懸浮填料,給微生物提供一種良好的載體,提高了微生物濃度;填料在水流和氣流的推動下呈流化狀態(tài),兼有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雙重特點。隨著研究的進展,生物半流化床、base三相生物流化床、Circox氣提式生物流化床等新的型式不斷涌現(xiàn),流化床的充氧特性、水流狀態(tài)、污泥濃度、脫氮效果得到較大的改進。新型流化床的處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積進一步減小,但是結構相對復雜,設備高度相應增加。因此,這些新型流化床應用于一體化設備還有待時日。
MBR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而且不需要二沉池;但是投資和運
行費用較高,管理相對復雜。DAT—IAT和SBR法屬于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處理效率較低。因此,作為一體化設備工藝應用并不廣泛。
早期一體化設備的工藝流程的特點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顯得比較臃腫。隨著一體化設備的應用與發(fā)展,其工藝流程不斷得以改進,變得更加緊湊,提高了處理效率。
本工藝流程的改進主要著眼于提高處理效率、減少占地和降低能耗。流程的改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以酸化池代替原來的初沉池和污泥池,酸化池和調(diào)節(jié)池可以倒置。一體化設備的產(chǎn)泥量較少,沉淀池(過濾池)的污泥可以回流到酸化池中。
酸化池的作用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經(jīng)過水解酸化可以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可生化性;生化池的停留時間可以減少為3h左右;酸化池中也可設置填料,以提高酸化細菌的濃度;其二,回流污泥既可以提高酸化池的微生物濃度,又具有一定的生物絮凝功能,初步絮凝沉淀部分懸浮或膠體污染物,降低后續(xù)生化池的負荷;
其三,回流污泥在水力自重作用下壓縮,同時污泥在酸化池中可以得到一定的消化,進一步減少污泥體積;酸化池中的污泥一般定期(1年)抽吸。酸化池、初沉池和污泥池三位一體,大大減小的占地面積,提高了處理效率。
(2)由原來的普通沉淀池改為在BFBR生物流化池上設置高效兩相分離器,增加了分離效果,并使活性污泥及生物載體不向外流失,提高內(nèi)循環(huán)延長了污泥泥齡,提高了生化處理效果,降低了出水懸浮物SS的含量,為后續(xù)過濾環(huán)節(jié)減輕了負擔。過濾池可以采用輕質(zhì)濾料,如采用輕質(zhì)泡沫濾珠,設計濾速可以達到7~8m/h,進一步提高了處理效率。相比普通沉淀和斜管沉淀,過濾則利用生化池出水中的污泥的絮凝性,通過接觸吸附在濾料表面上或者在濾料孔隙中沉積,實際上起到了絮凝吸附和淺池沉淀的雙重作用 。
(3)近年來,高效絮凝劑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了物化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污水處理趨于物化與生化工藝相結合?;瘜W絮凝劑可以強烈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與膠體,可以進一步減少生化處理時間(0.5~2h),從而更大限度減少占地面積。已有部分單位開始了物化/生化相結合的一體化設備研發(fā)和應用,如SPR設備等。但是,物化方式存在的一個缺點是產(chǎn)泥量相對較大,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難。
(2).設備就位安裝
各個控制箱、接線箱安裝均采用鍍鋅螺栓固定在安裝好的基礎型鋼上,嚴禁焊接,以免對其內(nèi)部計算機等敏感電子元件造成損壞。用磁力線墜測量盤面上下端與吊線的距離。如果上下相等,表示盤已垂直;如果距離不等,可用1-2mm薄鐵片加墊,使其達到要求。箱體安裝應牢固、平整、垂直。
(3).質(zhì)量要求
控制器、信號接線箱掛墻明裝,其地邊距地1.3米,固定牢靠,零部件完整,操動部分靈活,分合閘指示正確,閉鎖裝置齊全可靠,柜內(nèi)清潔無雜物,油漆完整、均勻。
8.接地系統(tǒng)的制作與安裝
(1).接地系統(tǒng)的制作與安裝:本系統(tǒng)工作接地與*變電所系統(tǒng)共用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利用電纜橋架、金屬保護管做接地線,電纜溝內(nèi)利用40*4鍍鋅扁鐵做為接地干線。
(2).各種用電設備的不帶電金屬外殼均應可靠接地。利用橋架作為接地線時,各段橋架之間均需進行可靠的電氣連接。
(3).接地線的連接:連接時焊接的長度應不小于扁鋼寬度的2倍,焊接處應焊接牢固、焊縫飽滿,且要采取防腐措施。接地線與設備的連接,可用螺栓連接或焊接,用螺栓連接時應設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
(4).接地系統(tǒng)中嚴禁有串聯(lián)接地現(xiàn)象。
(5).動力系統(tǒng)中所有電氣設備及金屬構件均要求可靠接地,并且要求接地電阻小于1歐姆。其連接處均要求聯(lián)接牢固,并要求動力系統(tǒng)、計算機系統(tǒng)實現(xiàn)總等電位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