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現(xiàn)下列故障原因及解決方法
二沉池污泥上?。?/span>
原因:污泥腐化、污泥脫氮、污泥膨脹。
(1)污泥腐化:缺氧造成厭氧分解,產(chǎn)生大量氣體。
(2)污泥脫氮:反硝化作用(硝酸鹽在反硝化菌作用DO小于0.5mg/L還原成氨和氮),產(chǎn)生氣體。
(3)絲狀菌膨脹:活性污泥絮團內(nèi)夾帶過量細小氣泡,導致污泥比重降低。
指標表現(xiàn):
(1)鏡檢:活性污泥菌膠團內(nèi)有細小光亮點。
(2)肉眼觀察:菌膠團內(nèi)有細小氣泡,陽光下氣泡受熱膨脹。
(3)SV測定:出現(xiàn)氣泡,并膨脹上升。
處理對策:
反硝化問題:
①增加污泥回流或及時排泥,減少沉淀池內(nèi)污泥;
②減少曝氣量或時間,降低硝化作用;或者提高出水端溶解氧的含量。
③減少沉淀池進水量,以便減少進泥量。污泥腐化問題:
④保證曝氣設備低故障;降低污泥濃度;避免污泥沖擊負荷絲狀菌問題
絲狀菌膨脹:
1. 絲狀菌生長環(huán)境:pH 4.5-6.5,高溫容易生長,要求較多碳源,對氧和磷要求較低 要求較多氧。
2. 判斷依據(jù){在正常情況下,SV(10-30), SVI(50-150)。}
(1)輕度膨脹 不明顯,沉降性略差,污泥體積數(shù)增大10%,se澤為棕褐se,絮 凝時間延長2-4倍,SV=25-40 250
(2)中度膨脹 有明顯變化,se澤變淡,沉降性能降低,壓縮沉淀時間延長2倍,SV=40-60 300-350
(3)高度膨脹 效果非常差,15min無效果,污泥高度細密,顏se鮮艷而淺淡,SV=90左右 500-700
(4)極度膨脹 SV=100,30min無沉降,顏se淺淡發(fā)白
3. 絲狀菌膨脹原因:
(1)外圍原因:
①接種活性污泥絲狀菌感染;
②進水水質成分影響;進水成分單一,缺少營養(yǎng)劑以及微量元素
(2)內(nèi)部控制原因:
①長期低負荷運行;
②長期低溶解氧或局部缺氧運行;
③營養(yǎng)劑投加失衡;
④酸性廢水環(huán)境對絲狀菌的誘發(fā)作用
4. 指標表現(xiàn):
(1)F/M:小于0.05長時間;
(2)缺氧或局部厭氧狀態(tài)存在;
(3)進水成分單一影響
5. 處理對策:
(1)工藝控制參數(shù)嚴格管理:對于輕度、中度早期膨脹可采用
①溶解氧:控制池進水端不小于1mg/L;池尾不小于3mg/L。結合溶解氧適當調整污泥回流量。
②食微比:控制F/M在0.15,不低于0.05;
③營養(yǎng)要求:保持營養(yǎng)均衡,足量均勻補充N、P。
(2)引入惰性物質抑制:對于高度膨脹可采用,具體辦法是降低物化階段沉淀效果,通過測定SV從90降到70后可考慮減少惰性物質進入,嚴格控制排泥,確保日污泥濃度變化不超過15%。
(3)高PH污水抑制膨脹。適用于高度膨脹。具體辦法控制pH在10左右,持續(xù)時間4-8小時,進行過程中要求充分調節(jié),均勻排放,嚴格監(jiān)視各段不超過10.5??刂莆勰嗷亓?%;結合鏡檢觀察和SV測定檢測效果。一般2天后系統(tǒng)會恢復正常。
(4)利用漂baifen抑制和殺滅絲狀菌。投加量70-90g/m3,投加時間每袋(50Kg)間隔5分鐘,總時間不超過停留時間的1/2,結合鏡檢和SV測定確認效果,一般3天后系統(tǒng)恢復正常。
5. 絲狀菌受打擊后,如果不*,可能出現(xiàn)變異,具體辦法:
(1)制定周全計劃,確保一次成功;
(2)滅殺三天前停止排泥,避免絲狀菌進入物化系統(tǒng)并再次進入生化系統(tǒng);
(3)一次不成功,交替使用殺滅方法;
(4)*失敗后,進行排空殺毒處理后重新培養(yǎng)。
污泥老化:
污泥老化的指標表現(xiàn):
1. SV測定
(1)沉降速度:快,時間比正???.4倍;
(2)污泥絮團:大,比較松散,絮凝速度也快;
(3)污泥顏se:深暗、灰黑、不具有鮮活光澤;
(4)上清液清澈度:有好的清澈度,游離較多細小絮體。
(5)液面浮渣:曝氣池有浮渣和泡沫產(chǎn)生。
2. 鏡檢觀察
后生動物數(shù)量占優(yōu),污泥菌膠團粗dayansi深。
3. F/M(有機負荷率F/M,也叫污泥負荷,F指的是有機物,M指的是微生物。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承受的有機物的數(shù)量,或生化池單位有效體積在單位時間內(nèi)去除的有機物的數(shù)量,單位kgBOD5/(kgMLSS.d)。)確認長期處于低水平,小于0.05。
4. 原因:
(1)排泥不及時,污泥齡長。
(2)進水長期處于低負荷狀態(tài)。
(3)過度曝氣。
(4)污泥濃度控制過高。
5. 控制方法:
(1)確保污泥濃度在一定范圍,通過F/M確定,同時確保排泥的均勻性。
(2)曝氣的均勻性和防止過曝氣。通過檢測DO,控制出水端2.5mg/L。
(3)避免低負荷運行;控制F/M=0.15-0.25之間。必要時補充外加碳源。
6. 指標控制:
(1)F/M:控制0.15-0.25。
(2)DO:大于4mg/L屬于過曝氣。
(3)污泥齡:7-10天。
污泥中毒:
1. 判斷方法:
(1)觀察SV:污泥活性降低,原生動物死亡,菌膠團解體細小化,有大量不沉降細小顆粒,污泥絮凝性變差,絮凝時間長。
(2)鏡檢:
①原生動物死亡或消失:以楯形蟲為代表的爬行類原生動物消失。持續(xù)6小時 后原生動物消失。
②后生動物活動減弱。
③菌膠團:出現(xiàn)解體,大量細小菌膠團顆粒。
④液面浮渣:se澤晦暗,稀薄松散;鏡檢浮渣發(fā)現(xiàn)無原后生動物,菌膠團松散,細小部分過多。
2. 指標表現(xiàn):
(1)溶解氧變化:逐漸上升
(2)出水變化:有機物濃度不斷升高。
3. 處理對策:
(1)阻止污水進一步進入,中斷源頭;
(2)稀釋已進入的混合液,加大污泥回流;
(3)利用加大排泥抗擊沖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