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asb系列厭氧反應器
參考價 | ¥ 18 |
訂貨量 | 1 臺 |
- 型號
- 品牌
- 廠商性質 生產商
- 所在地 濰坊市
以UASB工藝為代表的第2代反應器,依靠顆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離器的作用,使污泥在反應器中滯留,實現了SRT>HRT,從而提高了反應器內污泥濃度,但是反應器的傳質過程并不理想。要改善傳質效果,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負荷和表面產氣負荷。然而高負荷產生的劇烈攪動又會使反應器內污泥處于*膨脹狀態(tài),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轉變,污泥過量流失,處理效果變差。
uasb系列厭氧反應器
UASB由污泥反應區(qū)、氣液固三相分離器(包括沉淀區(qū))和氣室三部分組成。在底部反應區(qū)內存留大量厭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層。要處理的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成沼氣。沼氣以微小氣泡形式不斷放出,微小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大氣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氣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進入三相分離器,沼氣碰到分離器下部的反射板時,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過水層進入氣室,集中在氣室沼氣,用導管導出,固液混合液經過反射進入三相分離器的沉淀區(qū),污水中的污泥發(fā)生絮凝,顆粒逐漸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著斜壁滑回厭氧反應區(qū)內,使反應區(qū)內積累大量的污泥,與污泥分離后的處理出水從沉淀區(qū)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uasb系列厭氧反應器
工作原理:
uasb反應器基本構造如圖1所示,它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按功能劃分,反應器由下而上共分為5個區(qū):混合區(qū)、第1厭氧區(qū)、第2厭氧區(qū)、沉淀區(qū)和氣液分離區(qū)。
混合區(qū):反應器底部進水、顆粒污泥和氣液分離區(qū)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區(qū)混合。
第1厭氧區(qū):混合區(qū)形成的泥水混合物進入該區(qū),在高濃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機物轉化為沼氣。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氣的劇烈擾動使該反應區(qū)內污泥呈膨脹和流化狀態(tài),加強了泥水表面接觸,污泥由此而保持著高的活性。隨著沼氣產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氣提升至頂部的氣液分離區(qū)。
氣液分離區(qū):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氣在此與泥水分離并導出處理系統(tǒng),泥水混合物則沿著回流管返回到下端的混合區(qū),與反應器底部的污泥和進水充分混合,實現了混合液的內部循環(huán)。
第2厭氧區(qū):經第1厭氧區(qū)處理后的廢水,除一部分被沼氣提升外,其余的都通過三相分離器進入第2厭氧區(qū)。該區(qū)污泥濃度較低,且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已在第1厭氧區(qū)被降解,因此沼氣產生量較少。沼氣通過沼氣管導入氣液分離區(qū),對第2厭氧區(qū)的擾動很小,這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條件。
沉淀區(qū):第2厭氧區(qū)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區(qū)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顆粒污泥返回第2厭氧區(qū)污泥床。
從uasb反應器工作原理中可見,反應器通過2層三相分離器來實現SRT>HRT,獲得高污泥濃度;通過大量沼氣和內循環(huán)的劇烈擾動,使泥水充分接觸,獲得良好的傳質效果。
優(yōu)點:
uasb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在控制厭氧處理影響因素方面比其它反應器更具有優(yōu)勢。
1、容積負荷高:IC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huán),傳質效果好,進水有機負荷可超過普通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jié)省投資和占地面積:IC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于普通反應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5]。而且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占地面積特別省,非常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yè)。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huán)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5]。大量的循環(huán)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jié)省了能量。
5、具有緩沖pH的能力:內循環(huán)流量相當于第1厭氧區(qū)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轉化的堿度,對pH起緩沖作用,使反應器內pH保持狀態(tài),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
6、內部自動循環(huán),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反應器的回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huán),不必設泵強制循環(huán),節(jié)省了動力消耗。
(7、出水穩(wěn)定性好:利用二級UASB串聯分級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6]在1994年證明,反應器分級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wěn)定。
8、啟動周期短: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
9、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有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8]。
適用范圍:
uasb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應用IC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COD計)高達35~50kg/(m3·d),停留時間4~6 h[9];而處理同類廢水的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3]。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藝。從運行結果看,IC工藝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15~30 kg/(m3·d),停留時間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4~7 kg/(m3·d),停留時間近10 h。
對于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廢水COD約7900mg/L,SO42-為250mg/L,Cl-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積的IC反應器,容積負荷(以COD計)達31 kg/(m3·d),ηCOD>80%,平均停留時間僅6.1 h。
- 厭氧反應器批發(fā)¥1000
- IC系列厭氧反應處理裝置¥15
- uasb中濃度厭氧反應器¥15
- IC系列化工廠厭氧反應器¥12
- 淀粉廠IC厭氧反應處理設備¥14
- uasb系列大型高濃度厭氧反應器¥16
- IC大型厭氧反應處理設備¥15
- uasb系列高濃度厭氧反應器¥13
- IC系列厭氧反應處理設備¥13
- uasb系列城市廢水高濃度厭氧反應器¥16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