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chǎn)品關鍵字:
用維生素抹去表觀遺傳學記憶
點擊次數(shù):114 發(fā)布時間:2016-10-15
*和C不僅有益健康,它們還會影響你的DNA。Babraham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和C會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令細胞“失憶”,這些信息對于再生醫(yī)學和細胞重編程有重要的意義。這項研究發(fā)表在十月十二日的美國國家*院刊PNAS雜志上。
多能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比如腦細胞、心臟細胞和肺細胞。早期胚胎就含有這樣的細胞,即胚胎干細胞ESC。在再生醫(yī)學領域,我們需要迫使患者成體細胞“忘記”自己的身份,回到類似胚胎干細胞的多能性狀態(tài)。
每一種細胞都有*的表觀遺傳學指紋,賦予并維持相應的基因表達模式。要將細胞逆轉回多能性狀態(tài),就必須抹去這層表觀遺傳學信息。研究人員特別對胞嘧啶甲基化進行了研究。與已建立的細胞類型相比,胚胎干細胞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比較低。去甲基化是獲得多能性和抹去表觀遺傳學記憶的核心。
TET是主動去除胞嘧啶甲基化的一種酶。為了在細胞重編程過程中操縱TET的活性,研究人員對控制TET活性的分子信號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可以增加TET酶在細胞中的含量,由此促進表觀遺傳學記憶的消除,更多的去除胞嘧啶甲基化標簽。*能再生TET所需的一個輔因子,進而提高TET的活性。研究人員指出,*和C通過不同的機制增強去甲基化,它們協(xié)同起作用。
2014年12月,McMaster大學的科學家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fā)表文章指出,來自成體細胞的人類干細胞會“記得”它們曾經(jīng)的身份,傾向于再次成為那樣的細胞。也就是說,要幫助癌患者進行組織再生一開始就選細胞。(更多詳細信息參見:Nature子刊驚人發(fā)現(xiàn):iPS細胞擁有前世記憶)
2015年12月,麻省總醫(y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Nature雜志上展示了一些參與這種細胞記憶的基因。他們的研究指出,這些基因受到抑制時可有效地消除細胞的記憶,使得細胞更容易重編程。(更多詳細信息參見:Nature:重編程的秘訣,讓細胞失憶)不過,今年1月Stem Cell Reports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此提出了挑戰(zhàn)。這項研究表明,來源于不同組織的iPSC對重編程同樣敏感。(更多詳細信息參見:iPS細胞究竟有沒有前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