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顏色與測量
五彩斑斕的顏色構成了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對顏色進行分析和測量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領域。而顏色測量包括光源顏色的測量與物體色的測量兩大部分。下面介紹幾種顏色測量的方法:
一、目視法
目視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顏色測量方法,它是一種*主觀的評價方法,同時也是zui簡單的一種方法。它將被測樣品與標準色樣直接進行人為比對,評價印刷品與標準樣張的顏色差異。其實是一種目視光度測定法,是簡單的定性測量,但是由于觀測人員的經(jīng)驗和心理、生理因素的影響,使得該方法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并且無法進行定量描述,從而影響到評估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其zui大缺點是不能測出顏色的組成部分。
二、密度檢測法
密度測量實際上并不直接測量密度值,只是測量反射光量和入射光量的大小,其中假設了反射光和密度計提供的光之間的差別是光的吸收量,即材料表面油墨層的吸收光量大小。密度測量考慮的是整個反射光譜的總體光量特性,實質(zhì)上是評價印刷品表面各色的亮度因數(shù),而與色調(diào)無關。在彩色印刷中,油墨印在反射率較高的白紙上,從照射其上的光線中選擇性地吸收了一部分波長的光,而反射剩余的光,此時密度反映了油墨對光波的吸收特性。習慣上所指的“彩色密度”是指通過紅、綠、藍3種濾色片分別測量黃、品、青油墨的密度。密度只是物理吸收特性的度量,只表示黑或灰的程度,是同一種油墨飽和度的相對值的反映。密度測量法中使用的密度計有透射和反射兩種,透射密度計測量透過膠片的光量或透過率;反射密度計則測量從表面反射的光量或反射率。故密度檢測法有一定的誤差。
三、光電積分法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密度測量已不能滿足印刷或其他行業(yè)的需要,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色度的重要性,并且現(xiàn)代色度學的迅速發(fā)展也為光電積分儀器客觀評價顏色奠定了基礎。
根據(jù)照明委員會(CIE)色度學理論,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用一組三刺激值X、Y、Z表示。光電積分法是20世紀60年代儀器測色中采用的常見方法,它不是測量某一波長的色刺激值,而是在整個測量波長區(qū)間內(nèi),通過積分測量測得樣品的三刺激值X、Y、Z,再由此計算出樣品的色品坐標等參數(shù)。通常用濾光片覆蓋在探測器上,把探測器的相對光譜靈敏度S(λ)修正成CIE推薦的光譜三刺激值X(λ)、Y(λ)、Z(λ)。用這樣的3個光探測器接收光刺激時,就能用一次積分測量出樣品的三刺激值X、Y、Z。濾光片需滿足盧瑟條件,以匹配光探測器。此類型儀器的測色準確度與儀器符合盧瑟條件的程度有直接關系,儀器不可能*符合盧瑟條件,因此光電積分式儀器不能測量出色源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標,但能準確測出兩個色源的色差,因而又被稱為色差計。
四、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又叫測色光譜光度計,它是通過比較樣品反射(透射)的光能量與同樣條件下標準反射(透射)的光能量,得到樣品在每個波長下的光譜反射率,然后利用CIE提供的標準觀察者和標準光源按公式計算,從而得到三刺激值X、Y、Z,再由X、Y、Z按CIEYxy、CIELab等公式計算色品坐標x、y,以及CIELab色度參數(shù)等。
它通過探測樣品的光譜成分確定其顏色參數(shù),不僅可以給出X、Y、Z的值和色差值ΔE,還可以給出物體的分光反射率值,并可以畫出物體色的分光反射率曲線。它可以測出顏色的組成部分和確定顏色在色表中的位置。因此,被廣泛用于顏色的配色及色彩分析中,采用此類儀器可實現(xiàn)高準確度的顏色測量,故分光式儀器是顏色測量中的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