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環(huán)境系唐幸福課題組zui近成功研制出一種單原子銀催化劑,在低溫下就能將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fā)表于學術雜志《應用化學期刊》。
甲醛是一種高毒性的物質,癌癥研究機構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都把甲醛界定為一種致癌物質。
目前,市場上除甲醛的產品五花八門。利用化學試劑中和甲醛,存在產物不確定的問題,如噴霧式的除甲醛劑(液)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沉積在空氣中的PM2.5上進入人體肺部,也可能導致PM2.5增多造成二次污染。
催化法去除甲醛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的方法,但催化劑的選取是一道難題。
為合成單原子銀催化劑,在唐幸福的指導下,研究生黃志偉和本科生胡萍萍等對載體及合成策略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直接制備單原子非常困難,因為單原子在室溫下過于活潑而傾向于團聚。因此,課題組先在過渡態(tài)金屬氧化物二氧化錳的表面均勻負載上2至3納米的銀納米顆粒,然后讓樣品經過氣氛馬弗爐程序升溫焙燒。在一定溫度下,銀納米顆粒會自發(fā)分散開來,而在后續(xù)的冷卻過程中會被載體的孔道結構捕獲。
從原位X射線衍射及X射線精修吸收譜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在一定的氣氛及溫度處理下,銀原子開始擺脫納米銀顆粒晶格的束縛,在載體表面游走,zui終被鑲嵌在化學勢更低的端口上,從而得到銀單原子分散的催化劑。
單原子銀催化劑由單個原子銀活性中心組成。唐幸福介紹說,就是在這表面單原子銀活性中心上,甲醛分子和催化劑內的氧化劑發(fā)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而空氣中的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馬上*氧化劑的空缺,完成催化劑去除甲醛的反應循環(huán),使這種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實驗證明,其催化活性是傳統(tǒng)負載型納米金屬催化劑的7至8倍,是傳統(tǒng)去甲醛方法的30倍左右。
關于實際使用效果,唐幸福給出了一個數(shù)據(jù):“在甲醛濃度高出國家標準上千倍時,單原子銀催化劑的催化率仍能接近*,催化劑的壽命為3到4年。”而且當催化劑失活后,還可以經過一系列處理再生,符合綠色循環(huán)經濟理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