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備
試驗原理及方法:膜受到污染后,跨膜壓差會隨著膜污
再造煙葉生產過程中通常每生產1噸產品需排放60~80噸廢水,廢水成分復雜,含有木質素、纖維素、煙堿、果膠、多糖、不溶性蛋白質及許多難于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懸浮物含量較高,BOD和COD負荷較大,色度較深(呈紅棕色),氧化還原電位較高,廢水易腐化變質。因此,高效處理這類廢水是目前再造煙葉行業(yè)發(fā)展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絮凝-氣浮法是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常作為廢水處理預處理單元。絮凝-氣浮法的機理是利用高效淺層氣浮設備溶氣原理,向廢水中通入溶氣水,利用溶氣水中釋放的微小氣泡,將水中懸浮物浮出水面,再加入絮凝劑,利用絮凝劑的電中和、架橋、網(wǎng)捕、卷掃和吸附等綜合作用,使廢水中的分散相凝聚、絮集,達到去除SS的目的。
本實驗選用常用無機絮凝劑聚合硫酸鐵(PFS)和聚合氯化鋁(PAC)作為絮凝藥劑,3種不同類型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CPAM)為助凝劑,采用絮凝-氣浮法對造紙法再造煙葉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研究不同絮凝劑、助凝劑類型和用
取200mL再造煙葉污水站初沉池出水,原水質pH為6.8,出水溫度為30℃,快速(120r/min)攪拌2min,隨后加入不同用量絮凝劑PFS和PAC,按原速繼續(xù)攪拌1min,再慢速攪拌20min(30r/min),最后靜置30min,取上清液,測定CODCr、SS、色度去除率。
1.2.2 助凝劑(CPAM)類型和用量對廢水絮凝沉淀影響的實驗
取200mL再造煙葉污水站初沉池出水,原水質pH為6.8,出水溫度為30℃,快速(120r/min)攪拌2min,隨后加入不同用量的三種助凝劑CPAM(見表2),根據(jù)2.1實驗結果,加入用量絮凝劑,進行實驗。
1.2.3 溫度和pH對廢水絮凝沉淀影響的實驗
取200mL再造煙葉污水站初沉池出水,用NaOH或H2SO4調節(jié)水樣的pH值,使用電爐加熱控制水樣溫度,按照2.1、2.2實驗結果加入用量助凝劑和絮凝劑,進行實驗。
1.2.4 氣浮設備進水量和氣浮壓力對廢水絮凝沉淀影響的實驗
建德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根據(jù)2.1~2.3實驗結果,在污水站初沉池出口加入用量的助凝劑和絮凝劑,采用NaOH或H2SO4控制氣浮池pH、添加冷凝水控制水溫至值,通過調節(jié)進水泵頻率控制不同進水流量,空壓機曝氣量控制溶氣罐氣浮壓力,進行實驗
量,廢水的pH值、溫度,以及氣
染的強度和污染速率變化而變化,試驗中利用跨膜壓差的大小表征膜污染的強度,利用跨膜壓差增長速率表征膜污染速率,通過測定跨膜壓差大小研究不同水質情況下膜污染的強度和膜污染速率。試驗過程中,維持反應器中污泥濃度6mg/L、操作溫度14~17℃、曝氣量0.35m3/h。
更換不同的水質進行試驗時,要對膜進行清洗處理,以保證試驗初始時膜性能和條件保持一致。清洗方法:用純水清洗,將微濾膜表面的沉積物去除,然后再分別用0.5mol/L的NaOH溶液、0.1mol/L的HCl溶液各清洗浸泡2小時,最后空曝氣純水反沖洗15分鐘。
3、試驗結果與討論
3.1 無活性污泥條件下自配高礦化水對膜污染影響
通過對兩種水質跨膜壓差的測定,研究高礦化水質對膜通量的影響以及膜兩側離子濃度的變化。試驗過程中采用同一膜,反應器中不加入活性污泥,產水通量均設置為17L/m2.h、試驗溫度相同均為14℃,全過程不進行曝氣和反沖,經過48小時的抽吸水,每隔4小時分別測定膜過濾壓差。
(1)跨膜壓差隨時間的變化研究。
在相同試驗條件下,測得自來水和自配高礦化水兩種水質48小時內膜過濾壓差都沒有變化,跨膜壓差分別為5.3kpa、6.0kpa,可見,自配高礦化水中無機鹽離子對膜污染有一定的貢獻。如圖2所示。